首页    服务    高教视点    前沿聚焦    正文
【聚焦“新文科”】新文科学科交叉融合的体系建设与路径探索
作者:马璨婧 马吟秋 来源:社会科学文摘 发布时间:2023-03-07 阅读次数:

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讲话中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此,新文科建设序幕正式拉开。新文科是“以继承创新、交叉融合、协同共享为主要途径,构建中国特色多学科交叉的社会主义学科知识体系”,其核心要旨为“突破传统文科思维模式,推动传统文科更新,将学科导向转向需求导向,专业分割转向交叉融合”。可以说,新文科建设内在地要求一种新的、不同以往的学科交叉融合模式。本文试从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三个维度探寻新文科学科交叉融合的体系建设与实施路径,加快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

树立“超学科”思维,建设交叉融合的新文科学科体系

任何一门学科都无法有效地独立处理世界性难题,传统分科学科体系已不再适应社会发展。新文科建设的核心目标便是要打破学科壁垒,破除学科专业长久以来形成的体系化、秩序化的知识结构及其带来的专业壁垒与学科障碍,从宏观层面进行学科之间整体而复杂的深度交叉融合,建构超学科的新文科学科体系。

超学科的新文科学科体系建设需要破除“学科本位”的学科交叉融合范式制约。学科交叉活动由来已久,中国于1970年代末就开始进行交叉学科研究。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文科与各学科之间交互有限,学科交叉处于局部偶发状态,学科之间的互涉散见于个别学科领域,以松散的局部调试为主,无法纵深发展。究其本源,迄今为止的学科交叉融合方法与范式依旧基于根源于思维方式的点状、割裂,甚至二元对立的“学科本位”进行探讨,致使不同学科知识生产过程中资源无法共享,知识生产力水平受到同质化的源发性束缚。基于“跨学科”的交叉融合以学科知识与学术的内在逻辑结构为基础,以突出两者逻辑自洽性为导向,各学科以自我控制的方式运作,相互之间几乎没有交叉影响,也没有结果上的协同作用,不同学科间的藩篱难以真正突破,也难以解决快速变化世界中持续的、复杂的问题。新时代赋予新文科学科交叉融合的学科体系建设,需要打破传统学科交叉范式,突破具体问题或学科的狭隘范畴。

超学科的新文科学科体系建设需要确立非学科化的“超学科”思维。“超学科”概念在1970年代初由埃里克·詹奇提出,本质是将社会问题与科学问题联系起来的批判性研究方法:在构成给定问题情境的不同认知实体、社会组织实体和交际实体之间建立未曾有的联系。新文科的基本使命是解决知识之外的社会问题,这就要求学科交叉融合重新考量并反思学科的边界,重构学科问题域,重塑学科方法论,借助交叉催生知识新范式。而超学科的逻辑思维,更加强调“解决社会实践问题,且途径是通过多元主体参与的、知识全面整合和再创新”,与新文科学科教育理念根本相通,对学科体系建设具有必要性与适用性的作用。

超学科的新文科学科体系建设需要架构“超学科”的交叉融合学科体系。如前所述,新文科发展呈现“超学科”视野,反对将科学与社会、知识与实践分裂,反对专业化、学科化导致的知识碎片化。因此,新文科学科体系的建设,要打破传统学科体系“将世界整体逐层切割为不同领域作为科学或知识的研究对象”的做法,以“科学与社会结合”作为顶层设计进行推进。宏观层面,它需要超越学科局限的现实问题解释框架,与社会利益相关者对话与交流,通过对不同学科乃至“非学科”领域系统的同型性认识,在更高的层次上进行综合,创造出具有一般意义的概念、模型和原理。微观层面,它需要从更新超学科观念、深化超学科理论研究、建设常态超学科管理体制、推动超学科实践的多元化发展等多个维度开展实践。

坚守“人文”属性,建构“三位一体”的新文科学科交叉融合学术体系

学术体系是揭示本学科对象、本质和规律的成体系的思想、理论和知识,它既体现为价值性、思想性的统一,也呈现为知识性与学理性的统一。新文科学术体系需要彰显文科质性,形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思想维度、以人文素养为导向的价值维度、以现实需求为导向的知识维度的“三位一体”的交叉融合学术体系,将人文社会学科建设成为主动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新文科学科交叉融合学术体系的思想维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马克思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早已综合应用多种学科交叉知识,并创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进行理论研究,这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学科交叉研究和方法创新的现实指导意义。它突破了学科之间固定界限和藩篱,经由对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的深入批判,揭示了其理论原则、思维方式等的内在矛盾和深层局限,并且通过创新实现对它们的内在超越,形成了独创性理论纲领。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理论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而联系是客观普遍的存在且具有多样性”,所有的学科都是相关联的,只有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整体论的思维探索学科交叉路径,才能更全面地看待事物,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办法。此外,马克思主义最深层的价值关怀,是超越资本逻辑的内在矛盾和悖论,它揭示了要消灭与人生命发展不适应的社会关系,建立使人“自由个性”充分发展、以“自由人的联合”为根本旨趣的新型社会关系。这些维度的内在统一,使得马克思理论成为构建学科交叉融合学术体系的思想引领。自觉将其转化为“清醒的理论自觉与科学的思维方法”,可以提升新文科学科交叉融合学术体系结构的科学化水平。

新文科学科交叉融合学术体系的价值维度要以人文素养为导向。由于“科学文化”与“文学文化”在研究对象、方法、理念和价值判断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人文社会科学被双重分裂:一方面,相比自然科学更易适应科学革命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因缺乏实用性而在学科群中被日益边缘化;另一方面,伴随着人文社会科学中部分应用学科向技术科学靠拢,纯粹的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之间出现分裂。1940年后知识经济时代到来,文科的学科交叉融合具有明显的知识生产模式特征,在理念层面强调知识在应用情境中生产的工具理性,从而忽略了文科自身蕴含的人文精神与育化人性的本质内涵,文科出现价值消散、精神空场的“空心”形态。然而,人文学科的根本属性即人文性、价值性,它以人的思想、精神、情感、行为及其社会关系为研究对象,注重具有主观性、理念性和意识形态性等的价值理性。新文科学科交叉融合的学术体系要坚守其价值导航、人文归属与生活意义,丰富以人文素养为导向的价值引领,以促进人本身的全面性、深刻性和丰富性目标达成。

新文科学科交叉融合学术体系的知识维度要以现实需求为导向。知识体系的立脚点,是基于某种观念作出真正合目的的价值选择。要为解决人类现实问题提供更好的知识导向,新文科就需要高于目前任何一种学科交叉融合的价值观引领。至今,对文科所发挥作用与功能的判断选择,都是基于某单一立场、以部分利益为基础进行的。新文科学科交叉融合知识体系的构建,必须超越这种简单片面的利益立场,对生活各方面的共同问题和公共意义进行理解,在社会整体公共福祉的角度把握人类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基于人文科学的规范性反思。也就是说,其知识构建要超越传统知识框架与分析范式,要转变传统人文学科“解释性学术”的立场为“以解决现实问题、满足现实需求”的引领;突破人为设置的基础科学与应用科学之隔阂,以多维、网状的知识群为基础,以知识的扁平化替代金字塔式的知识等级结构,彰显知识的“多层次、多节点、多形态、多主体”特性。最终提炼自身核心素养,与现实问题相结合,形成真正具有中国底蕴的人文知识,呈现具有中国特色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植根中国价值,建设新文科学科交叉融合的话语体系

新文科话语体系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增强中国文科在国际国内学科体系、学术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学科交叉融合的话语体系建设,要打破传统学科交叉融合中中国特色价值塑造无力的时代局限,坚持发扬内涵“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中国价值内核,形成立足中国实践,提炼强化学科交叉融合核心概念自主性诉求且知识、学科、学术内在逻辑相统一的话语体系。

新文科学科交叉融合的话语体系要恪守中国立场,打破西方学术体系的话语桎梏。中国文科发展曾经历了移植欧美经验、效法苏联模式、与西方主流接轨等过程,以西方经典概念、理论和方法为核心的学科、学术与话语体系,直接导致中国缺乏具有自身文化传统的哲学社会科学。中国最早的新文科研究在1975年作为改变旧文科“脱离无产阶级政治,脱离工农群众,脱离生产劳动”的概念而提出,其后,随着科技发展主导下工具理性的渗透,文科实质的“人文精神”稀薄化。这些使得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话语体系在整体上落后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面对现实矛盾与问题时,理论与实践间的张力导致话语体系对理论的阐释力不够、对事实的说服力不足。传统学科交叉融合在西方学术话语的桎梏中缺少中国价值关照,欠缺中国价值体现。新文科学科交叉融合的话语体系构建,要填补传统学科交叉融合的逻辑缺位,重塑具有中国特色价值的话语内容。

新文科学科交叉融合的话语体系要扎根中国实际,确立中国话语体系的价值根基。新文科建设的制高点是人文灵魂的回植与升华,需要在统合贯通各类不同专业、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思考与修习人自身,重要路径便是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升级与迭代,创构中国价值的内核。中国文化具有“发挥基础作用的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中坚作用的革命文化、发挥固本与引领作用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塔式结构:传统文化蕴涵典型的“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等中国价值;革命文化以“革命”为精神内核,蕴涵集体主义精神与艰苦奋斗的作风、中国本土化实践、为人民服务等丰富内涵,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旨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其实质即革命文化在新时代的延伸。这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频共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国特色新文科学科交叉融合话语体系的构建,应提炼标识性概念,扎根中国实际,以观照整个社会发展和人类命运为宗旨,明晰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以中国价值为根基引领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确立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发扬革命文化与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中国价值话语体系内核。

新文科学科交叉融合的话语体系要立足中国实践,形成中国价值引领的时代话语系统。目前,西方国家仍主导和支配着国际话语权。新文科学科交叉融合话语体系要在解构西方话语、重新理解西方文科知识理论与概念方法的基础之上,立足中国实践,明晰中国价值引领的路径,达到在世界舞台发声的目的。一方面,要强化中国话语主体自觉,深耕中国实践进行自主性学术研究,探索中国理论的价值向度。具体要革新传统文科的交叉形式与内容,在心性、伦理、道德等方面提出本土性的理论视野与方法,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强化对西式概念的分解加工与重组改造,在世界视野中创造性地提出融通中外的话语概念、范畴和表述。另一方面,要强化知识、学科、学术内在逻辑相统一的中国价值引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中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较薄弱,领域内系统化的学科理论和概念表述未成形;学术理论知识体系以西方为主导,自主性较弱,学科与学术体系难以体现中国特色。基于知识、学科、学术的内在逻辑相统一,创新知识与学科的学术思想体系,正是增强中国话语的根本所在。

新文科学科交叉融合的建设路径

新时代的学科交叉融合要以中国话语为统领,以学术创造、教育教学、社会服务为实践表现,创新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范式、探索学科交叉融合的实践模式、完善学科交叉融合的新评价方式,是建设新文科学科交叉融合体系的必经之路。

创新学科交叉融合的研究范式。首先,要更新传统文科哲学学术范式,打破传统文科研究方法的藩篱,架构以中国价值为内核、以人文素养为导向、以解决现实问题为基本立足点的研究方法论。其次,要打破传统文科学术研究对象的局限,加强文科与非学科、社会利益相关者等在新技术及其应用等领域的理论研究。最后,要更新“超学科”语义的研究路径,促进研究者根据不同学科视野提出意见,对之进行规范,形成共同认可的研究方法、概念术语、理论体系。

探索学科交叉融合的实践模式。首先,要创新“超学科”交叉协同的形式,以现实需求为导向,改革单一学科组织机制,创新提供学科交叉融合载体的管理平台,驱动研究理论、技术、实践三联动耦合机制。其次,要创新新文科学科交叉教学体系,强化文科独具的非理性因素对人的价值导向作用,研制结构优化的课程,建设“超学科”专业体系与课程体系,丰富教师“教学、科研及实践辐射相互渗透”的多元化内涵。

完善学科交叉融合的新评价方式。首先,要强化针对文理科渗透、交叉学科研究主观意愿的指标设计,改革教师评价制度。其次,要改革教学科研活动的激励机制,探索建立超学科协同的交叉学科学术成果评价体系。最后,要破除过度专业化的评价局限,建立学科资源共享机制与协同评价体系,实现对教育成果的可测量与可评估。(马璨婧,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马吟秋,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教授;摘自《南京社会科学》2022年第9期)

最新动态
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0533-2786727
邮箱:lgwindow@163.com
xinwen@sdut.edu.cn
欢迎大家通过本网投稿系统,
提供新闻线索和稿件。
网站管理: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高等教育研究院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新村西路266号
联系电话:0533-2786727
邮编:255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