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服务    高教视点    前沿聚焦    正文
【聚焦“双一流”】“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一流人才:内涵、评价、生成与发展
作者:李义丹 董玥欣 来源: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发布时间:2022-06-07 阅读次数:

人才是第一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2022年2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备受瞩目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适时发布,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正式启动。从大学的基本职能来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一流人才是大学建设中不能回避的关键问题。作为一流人才培养改革试点的“先行者”,“双一流”建设高校理应牢牢把握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能力这一核心点,锻造出有坚定理想信念、适应不同形势任务、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一流人才。从立德树人的角度看,“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解决的根本问题,高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园地,我国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建设高校要办成世界一流大学、努力进入世界一流前列,就要以培养一流人才为抓手,强化高层次人才的支撑引领作用,这也正是建设一流大学重要的基础和底气。

当前,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一流人才。一流人才是衡量高校的重要指标,回顾近代以来的世界历史,大学的诞生必然伴随着人才的集聚,哪个国家的大学最出色,哪个国家就会成为世界人才的中心,优秀的学者汇聚到哪里,哪里就是学术的高地,哪里就有一流的学科。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追求一流是一个永无止境、不断超越的过程,要明确方向、突出重点。要培养一流人才方阵。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建设一流大学,培养一流人才提供了基本遵循。当前,“双一流”建设已经从2015年开启的“统筹推进”阶段迈入“深入推进”新阶段,“双一流”建设高校作为发挥辐射和示范一流人才培养作用的排头兵,理应根据自身的办学理念、教育条件和学科特点,坚持和形成具有独特内涵的一流人才培养模式,为一流人才的培养构建一条可推广、可复制的改革路径。

一、一流人才培养的新机遇:研究背景与战略意义

“双一流”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实现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必然选择和重要举措。2015年,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标志着我国以政府文件的形式开始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工作。2022年2月,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共有建设高校147所,第二轮建设名单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而是引导建设高校把精力和重心聚焦有关领域、方向的创新与实质性突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需要有一流大学群体的有力支撑,一流大学群体的水平和质量决定了高等教育体系的水平和质量。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已经启动,各高校要深刻认识自身对于一流人才培养的重要战略意义,想国家之所想、急国家之所急、应国家之所需,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一流人才,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发挥应有的引领示范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筑牢基石。

(一)“双一流”概念提出与演进为一流人才研究提供重要理论基础

关于“一流人才”较为相关且明确的提法源于我国“双一流”建设概念的提出。《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要求,“引导和支持具备一定实力的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瞄准世界一流,汇聚优质资源,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加快走向世界一流”,这明确提出了人才培养在“双一流”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此后,一流人才的概念受到国家政策的积极鼓励和倡导。2018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实施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的通知》,指出“做强一流本科、建设一流专业、培养一流人才”。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要“提升一流人才培养与创新能力”。2021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办法》指出,“将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考察标准,以人才培养过程、结果及影响为评价对象,突出培养一流人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和科研活动规律,培养造就更多国际一流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尤其是在《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更是明确提出,要“更加突出‘双一流’建设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争创世界一流的导向”。国家政策的积极鼓励和倡导有力地推动了“双一流”建设视阈下一流人才概念的应用广度和深度,明确了一流人才在“双一流”建设中的核心地位与重要作用,唤醒了学术界对于一流人才概念的关注,对相关研究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对“一流人才”做出重要指示批示。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九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上指出,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全部科技史都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再次指出,要深化高校人才队伍建设改革,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培养更多一流人才。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再次强调,要培养一流人才方阵。建设一流大学,关键是要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一流大学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要完善以健康学术生态为基础、以有效学术治理为保障、以产生一流学术成果和培养一流人才为目标的大学创新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流人才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推进人才强国战略擘画了路线图、发出了动员令,也为一流人才的培养作出了战略部署、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研究过程中,笔者以“双一流”“一流人才”为主题词,检索中国知网(CNKI)发现,学术界对于“双一流”的研究主线大多围绕“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干部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等,以及“双一流”建设历史、意义、发展趋势的解析与预测;对于“一流人才”研究则主要集中在“双一流”建设、国外一流大学经验介绍、一流人才培养等。虽然众多学者都对“一流人才”的内涵进行了讨论,但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科学结论。

(二)党中央的人才战略部署和人才强国战略实施,迫切需要研究一流人才

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一流人才是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兴衰的长久大计。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努力造就一批世界一流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高度,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教育强国战略,紧密围绕新时代人才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推动新时代人才事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指出,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这些都为我国一流人才事业提供了强大牵引力和驱动力。一流人才是发挥战略引领作用的“关键少数”,是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智力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有各项事业发展的广阔舞台,完全能够源源不断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完全能够培养出大师。我们要有这样的决心、这样的自信!”

首先,从我国所处历史方位来看,一流人才队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我国已经迈入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比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比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一流人才作为推动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第一资源的特征和作用日益明显,牢牢把握一流人才培养这个核心点,既是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解决“卡脖子”难题的关键,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支撑,也是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筑牢人才基础,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为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好人才基础。因此,“双一流”建设高校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让教育领域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成为培养一流人才的坚强阵地,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其次,从国际竞争大环境来看,培养一流人才是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必然选择。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围绕科技制高点和高端人才的竞争空前激烈。我们要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就必须更加重视发挥人才第一资源的支撑作用。当前,我国科技创新整体水平得到大幅提高,但在一流人才的数量质量,人才聚集,原创性成果产出等方面仍有差距。面对新挑战,人才作为第一资源越来越成为国际竞争至关重要的变量,“双一流”建设高校应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培养造就一批站在国际科技前沿的一流人才、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引领科技自主创新、承担国家战略科技任务,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抢得先机。

第三,从“双一流”建设的目标使命来看,重视对一流人才培养是其核心逻辑价值。建设一流大学最为迫切的就是要将大学的办学理念和职能定位回归到人才培养的根本使命上,回归大学重视教学的传统,彰显和坚守大学的本然价值。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是培养基础研究人才的主力军,是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的摇篮,在培养造就大批优秀人才方面肩负着重大使命。有从根本上回归育人本位,重视培养一流人才,坚持一流人才引领发展的战略地位,培养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领军人才,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最优先位置,才能够大幅提升大学的综合实力,进而推进一流大学的建设进程。

现在,我国正处于政治最稳定、经济最繁荣、创新最活跃的时期,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面对新挑战,必须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为抓手,加快形成一流人才的比较优势。可见,无论是人才强国战略,还是“双一流”建设高校发展,进一步厘清一流人才的逻辑内涵迫在眉睫。为此,本文在解析一流人才概念内涵、评价标尺基础上,进一步总结一流人才的生成逻辑和实现范式,为服务“双一流”建设及拓宽人才强国战略的研究视野提供一己之见。

二、一流人才的方向性重构:内涵与评价标尺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风起云涌,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对于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双一流”建设高校必须培养出足以担当改革大业、胜任时代使命的一流人才,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从大学的基本职能来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一流人才是一流大学建设中不能忽视的问题。“双一流”建设理念崭新,意义重大,任务艰巨,这为一流人才内涵和评价范式提供了方向与遵循。

(一)“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一流人才的内涵分析

无论是教育界还是学术界,对于一流人才的重要性已无异议。然而,究竟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称作“一流”,他们具有哪些特征,至今仍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其内涵也没有统一的定论,有关其学术讨论仍处于描述性阶段。在2015年印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对“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目标有着明确的表述,即“着力培养具有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各类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优秀人才”。2022年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指出,要“着力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打造一流人才方阵”。此外,有学者将“宽广的学术视野、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作为一流人才的重要指标;有学者认为,“有社会担当和健全人格、有职业操守和专业才能、有科学素养和人文情怀、有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有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的人才可以称为“一流人才”;还有学者认为,“好奇心和兴趣、直觉和洞察力、勤奋刻苦和集中注意的能力、人文素质和文化传统”应作为一流人才的评价标准。从这些论述可以看出,不同学者从不同语境视域下对“一流人才”进行阐释,其所表达的概念内涵与外延都不尽相同,但学者对于一流人才的描述性定义中,大多都将德才兼备、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为国家发展作出重大贡献等作为一流人才的共性概念。

本研究中的“一流人才”主要是针对我国“双一流”建设方案背景下的一流人才。由此,笔者将“一流人才”理解为人才中的精英、卓越者,应具有一流的知识技能、具备一流的创新能力,同时有着为国家、社会和人民做贡献的超前意识,是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领军人才。

1.“双一流”建设需要才高行洁、全面发展的一流人才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要想成为一流人才,首先要不断强化自身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用正确的思想理论指引前进方向;要锤炼个人素养,培养优秀忠诚、担当、求真、务实的高尚品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要求,弘扬立德树人主旋律。

2.“双一流”建设需要具有家国情怀、视野开阔的一流人才

人才生力军价值的彰显离不开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实践活动,如果一流人才的发展背离了党和人民群众提供的历史舞台,就失去了奋斗的依托和方向。一流人才应当胸怀国家和世界,具备优秀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在不同领域为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卓越贡献,要坚持以“国之大者”作为引领,把个人发展统一于国家所需、人民所想,赋予一流人才培养更丰富的精神内涵。一流人才也需要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中主动拓宽全球视野,展现大国一流人才的风范、气派、形象,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3.“双一流”建设需要立足实践、勇于创新的一流人才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一个国家永葆生机的法宝。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世界各国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之命脉,重在人才,如何培养适应经济社会持续发展需要的一流创新人才,并能在未来长期的竞争环境中获得长足发展,是高校必须考虑的命题。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16]。一流人才应当是社会上最具有朝气和活力的创新因子,是创新创造的急先锋,一流人才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国家的创新能力和水平。一流人才要涵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社会参与中真正认识国情、了解社会,受教育、长才干,充分发挥自身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流砥柱作用;也要在激发创新活力中发挥先行先试的示范引领作用。

(二)建立科学的“一流人才”评价标尺

“双一流”建设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新的发展模式,为我国高等教育整体发展提供方向性示范,加快实现中国特色教育强国战略的步伐[17]。高校作为为国家汇聚优秀人才的重要阵地,能不能让各类人才都留得住、发展好,发挥更大的作用,关键要靠一流的人才发展环境,营造人才成长的优良生态[18]。用好一流人才评价的“指挥棒”,对于营造潜心研究、追求卓越、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和潜力有着重要作用。

1.树立正确导向

一流人才要强化价值引领、弘扬优良学风,自觉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取向、研究导向,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这就要求“双一流”建设高校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关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论述,引导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努力成为先进思想的倡导者、学术研究的开拓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

2.破除“五唯”顽瘴痼疾

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坚决破除‘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要求“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要发挥人才评价的正向激励作用,就要破解当下“人才帽子”的负面效应,避免简单以条件、数量、排名作为评价指标,积极为一流人才松绑,完善人才管理制度,建立起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评价体系,将人才培养贯穿于学科建设、文化传承与创新、社会服务、资源配置等过程中,建立以品德、能力、业绩为核心的评价导向,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努力形成人才活力竞相迸发、参与治理积极性充分涌流的生动局面。

3.形成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对于一流人才必须根据需求导向,以一流人才培养及终身成长机制为中心,充分调动用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对于一流人才的评价不应只关注当下,而是要以关注发展潜质为重点,让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人才“揭榜挂帅”,要变“相马”为“赛马”。“双一流”建设高校开展多元多维多主体评价,坚持评价视角多元、评价内容多维,通过将结果评价、过程评价、增值评价、综合评价等有机结合,努力探索过程性动态评价与阶段性结果评价相结合的科学评价方式,以长远的发展眼光,有意识地发现和培养更多具有战略科学家潜质的一流人才。

三、回归使命本真:一流人才的生成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习近平总书记以高度的战略思维,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把握人才工作的重要意义,作出了人才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的重大判断。

“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一流人才生成逻辑需要在国家战略需求、教育本质要求和个体发展需求的互动间形成合力,对一流人才形成的发生过程于内在机理进行重组,从而明确一流人才培养的未来指向。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能有效促进一流学科建设,而一流学科建设反过来又服务于一流人才的培养,因而“双一流”建设的最终落脚点在于一流人才培养。其中,从国家战略角度审视一流人才的地位作用是其产生的基础和前提,满足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是一流人才的“价值光环;教育的本质要求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培养一流人才的外在表征,折射出教育以人为本的核心要求,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个体发展的内生动力是一流人才不断自我发展的实然写照和有效表达。上述三方面彼此增进,互为依托,一流人才的生成逻辑获得全面概括和演绎。

(一)从“象牙塔”转向“社会场”:对国家战略全切的回应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中旗帜鲜明地提出“九个坚持”,即“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坚持把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教育的重要使命,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并提出“教育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重要论断。长期以来,我国优秀的人才始终将个人发展与振兴中华的现实历程紧密相连,响应党的号召,不断发出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一流人才是实现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对于一流人才的研究要将个人发展统筹到国家复兴、民族富强的伟大历史实践中,将个体发展与为人民奋斗的价值取向结合。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一流人才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参与的扩大;一流人才是社会改革的主要推动力量,是承担国家建设大业的主体,要促进一流人才的高质量发展,就必须提升一流人才社会参与的水平。一流人才自身也要在服务国家发展重大战略和社会现实需求中敢担当、善作为,实现一流人才从“象牙塔”向“社会场”的转变。

(二)从“物本位”转向“人本位”:对育人本真的回归

培养一流人才是“双一流”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这不仅是对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积极回应,也是对高等教育育人本真的回归。培养一流人才是一流大学的根本任务,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指出,“要突出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瞄准世界一流,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一流大学应以造就一流人才为宗旨,一流学科建设的内涵也以一流人才培养为基,打造学术团队,开展科研创新。一流人才作为创新的主体,在“双一流”建设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要不断强化重视人才、尊重人才、人才兴业的观念,可以说一流人才培养是“双一流”建设的核心任务。随着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工作的铺开,我国高校人才工作迎来了最好的战略机遇期。与此同时也要看到,我国“双一流”高校内部仍存在一些诸如教学科研人才比例不均衡、老中青梯队不健全、部分领域人才青黄不接等结构性问题。这些都是关系“双一流”建设高校能否打赢“一流人才”攻坚战的关键。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双一流”建设要突出一流人才培养的“高精尖缺”导向,紧密结合立德树人、学科建设、科研攻关等发展布局,开拓引才视野,积极引育一批学术带头人和优秀青年人才,汇聚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战略科学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有序优化人才梯队结构,进一步提升具有世界竞争力的核心队伍结构比例,为国家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三)从“外推力”转向“内驱力”:对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内生是人的发展的根本,是教育要实现的核心任务。人本主义学习动机理论创始人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由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交往的需要、尊重需要以及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的内容所构成的。“人是有需要的存在者”构成了人生哲学的第一命题,人的发展绝不是个“快变量”,而是伴随终生的演进过程,一流人才的发展需求不仅源于人的需要的产生和更新,也源于社会、时代对于人的需要的满足程度,不仅体现了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也体现了人的发展的水平。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同的文明体之间正在逐渐形成越来越多的交集,各种思想智慧在涌动的时空中交融碰撞再创新传承,为一流人才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极具创新因子的场域,这是历史演进的常态。一流人才不仅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也是党继续壮大和发展的核心推动力量。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迫切需要高质量人才支持。一流人才是社会最有知识力量的因子,理应清醒认识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以自己的专业能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添砖加瓦,在建功立业的大好时代,一流人才应当充分认识自己所处的历史方位,涵养与时代主题同心同向的高质量发展范式,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奋斗终身。

四、勇担民族复兴大业:一流人才的实现范式

在新发展阶段,高等教育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战略支撑作用更加凸显,“双一流”建设高校要抓住机遇,勇担责任,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完善人才培养制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夯实人才培养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大批一流人才,呼唤着更多英才在中华大地上涌现、成长、发挥作用,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做出更大贡献。

(一)深化“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是一流人才培养的同木之根、同水之源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引领性和标志性工程,对于提高高等教育综合实力,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人才是第一资源,“双一流”建设离不开一流人才的支撑与带动,一流人才的培养也正是“双一流”建设的内涵与要义,二者具有同向性、相融性。因此,对于“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来说,一流人才的培养无疑是木之根、水之源。培养一流人才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是“双一流”高校的本分与责任,“双一流”建设要充分认识一流人才培养的极端重要性,发挥“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培养急需高层次人才、基础研究人才中的主力军作用,在关键核心领域加快培养战略科技人才、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才能在反哺“双一流”建设的过程中,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二)坚持党管人才,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人才支撑

“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培养一流人才重要园地。从立德树人的角度看,“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奋斗终身的一流人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篇布局、举旗定向,用“八个坚持”科学回答新时代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新时代人才工作指明方向。同时,不断完善党管人才的体制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形成各方力量广泛参与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确保党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双一流”建设高校要承担起为党与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任务,必须始终坚持党管人才,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不断加强和改进知识分子工作,创新工作机制,把吸引、培养和造就一流人才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一流人才也应肩负起民族复兴历史重任,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勇气,心怀“国之大者”,在解决国家需求“燃眉之急”、关键领域“卡脖扼喉”的核心技术难题中成长成才。

(三)坚持“四个面向”是“双一流”建设高校引领和成就一流人才的行动指南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人才工作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这一重要论述既为做好一流人才培养工作提供了目标指引,也为广大一流人才努力奋斗指明了道路方向。“四个面向”的广阔舞台,是实现从零起步、从无到有的舞台,是敢啃“硬骨头”、敢闯“无人区”的舞台,更是引领成就杰出人才的“练兵场”。对一流大学来讲,坚持“四个面向”,一方面要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在培养“能工巧匠”“大国工匠”方面积极作为;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发挥培养一流人才的主力军作用,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实现更多“从0到1”的重大原始创新突破;就要主动跳起摸高、揭榜挂帅,以追求卓越的精气神挑战“卡脖子”难题、在干事创业、建功立业中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一流人才后备军,构筑集聚国内外优秀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

(四)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双一流”建设高校自主培养一流人才的重要遵循

立德树人始终是大学的根本任务,一流大学要深刻认识立德树人在人才自主培养中的方向性、根本性、战略性意义,始终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和创新人才,鼓励人才深怀爱国之心、砥砺报国之志,主动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责任,这是高校在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中必须肩负起的光荣任务和神圣使命。一流人才培养要始终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真正做到“聚人才、育人才、出人才”。“双一流”建设高校要抓住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这个重点,紧扣国家重大战略急需,全方位谋划一流人才培养,全面深化人才培养改革,着力构建个性化一流人才培养体系,加快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搭建更多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科教融合育人的载体平台,切实提升自主培养一流人才的能力和水平,肩负起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使命。

(五)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打造大批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发挥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的国家队作用,围绕国家重点领域、重点产业,组织产学研协同攻关”。“双一流”建设高校要切实担负起一流人才培养的重任,有效集聚整合产学研创新资源,聚集一批高层次产学研合作创新人才,突破一批核心、关键和共性技术,取得一批重大产学研合作成果;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机制,有利于高校和企业更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精准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实现国家战略、产业发展、人才培养良性互动;要建好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开展双创实训、指导服务、孵化转化、资源对接一体化服务,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双一流”建设高校要全面发挥学校教育平台优势,结合企业实践基地力量,联系科研机构研究成果,创建全新的实践平台,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流人才培养系统,好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开展双创实训、指导服务、孵化转化、资源对接一体化服务,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2022年5月 李义丹,天津大学教育学院研究员;董玥欣,通信作者,天津大学教育学院。)

最新动态
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0533-2786727
邮箱:lgwindow@163.com
xinwen@sdut.edu.cn
欢迎大家通过本网投稿系统,
提供新闻线索和稿件。
网站管理: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高等教育研究院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新村西路266号
联系电话:0533-2786727
邮编:255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