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服务    高教视点    前沿聚焦    正文
【聚焦“新工科”】“新工科”专业建设的发展理路与未来走向
作者:龚胜意 应卫平 冯 军 来源:黑龙江高教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22 阅读次数:

在2016年2月的国际工程联盟大会上,中国正式加入国际本科工程学位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这标志着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实现从“跟跑”到“并跑”的历史性跨越。自2017年2月以后,教育部积极推进“新工科”建设,先后形成了“复旦共识”“天大行动”(2017年4月8日,教育部在天津大学召开新工科建设研讨会,4月10日发布《新工科建设行动路线》)以及“北京指南”,努力探索领先全球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和中国经验。在“新工科”建设行动路线的指引下,复旦大学、天津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研究型大学纷纷投入重大资源打造“新工科”专业,培养“中国制造2025”战略最紧缺的人才。

除了研究型大学以外,占据我国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地方本科高校也是“新工科”建设的中坚力量。那么,地方本科高校如何就新形势、新背景下工科人才培养的新需求、新标准、新模式、新行动进行深入探究,全面推进新时代“新工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推进工科教育的改革及创新?虽然李正良等人对于“新工科”专业建设的内涵、路径和培养模式已有所涉及,但缺乏实际经验的印证。本文将对浙江省高校“新工科”建设的经验进行总结和反思,试图回答这一问题。

一、“新工科”专业的内涵与分类

我国“新工科”战略的提出,是基于时代际遇、工程教育现状和工程学科发展规律综合认识下的产物。无论是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新经济发展,还是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换的需求,甚或国家一系列重大战略深入实施、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国家硬实力的需要,都在呼唤着“新工科”的建设。2018年3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认定了首批612个项目,在这些项目的引领和支持下,“新工科”专业成为高校新一轮的建设重点。

1.“新工科”专业的内涵

对于“新工科”,学界目前尚无一个精准的定义,但对于“新工科”的基本范畴已达成共识。“新工科”对应的是新兴产业,如人工智能、机器人、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也包括对传统工科的升级和改造。“新工科”是契合新时代发展的工科,它隶属于工科但又注重文理结合、理工结合、工管结合(见图1)。

“新工科”专业建设的发展理路与未来走向专业是社会分工在高等教育领域的一种表现,因此,“新工科”专业可分为社会和高校两重内涵。对社会来说,“新工科”专业的重点是新结构和新体系,即新的专业结构要与当前急需且面向未来的产业发展相匹配,新体系则是通过校企联合、产教融合促进高校工科专业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对高校来说,“新工科”专业主要是指以互联网和工业智能为核心、针对新兴产业的专业,既包括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等新兴工科专业,也包括对传统工科专业 (如电子信息、建筑工程、机械、材料、自动化、交通工程、冶金、采矿等)的升级改造,以实现更新的理念、更好的模式、更高的教育质量。

2.“新工科”专业的分类

根据“新工科”专业与传统工科专业和新兴产业的联系紧密程度,可以分为新型工科专业、新生工科专业和新兴工科专业。新型工科专业是“存量更新”,针对现有的传统工科专业通过信息化、智能化的渗透而转型、改造和升级而成。新生工科专业和新兴工科专业则属于“增量补充”,是为了提前布局培养引领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人才而设置的。其中,新兴工科专业比起新型工科专业,与传统工科专业的联系更弱,与新兴产业的联系程度更高。

根据2018年度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批复了31个新设工科专业。我们按照上述三种类型,可分类如下(见表1)。由此可见,以物联网工程、机器人工程、大数据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为代表的新兴工科专业引领了新一轮的高校专业建设。

二、“新工科”专业建设的发展理路

智能时代,是世界大势所驱,诸国争锋。在世界科技革命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出现大量新兴产业的新时机,这批新兴产业可以作为后发国家的中国实现弯道超车、赶超发达国家的重要机会。“新工科”从高校到社会,从理论到实践,从教育到应用,能够为中国的新兴产业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因此,我国的“新工科”教育的重点在于改变封闭的学科体系,专业空间不断拓展和融合,形成工业4.0时代的“新工科”专业。

1.学科专业建设的新路径

在高等教育体系结构中,学科和专业之间存在相互依附、相互影响和协同发展的关系。我国高校迄今为止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都是以学科建设为基础,普遍遵循着“设置院系一开设专业一培养人才”的人才培养路径。在“新工科”专业建设过程中,传统的学科中心路径将被扬弃,新型工科专业的建设路径和方法将是“研究产业发展趋势一预测未来人才市场需求一改造升级现有专业一调整完善现有学科”;而新生工科专业和新兴工科专业的建设路径较为相似,可能是“预测未来人才市场需求一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同步进行”。唯有如此,“新工科”专业才能为面向未来的新兴产业发展培养出卓越的工程科技人才。

2.课程内容设计的新理念

有别于传统工科,聚焦云计算、人工智能领域的“新工科”专业在课程内容和教学资源上都不成熟,需要重新进行顶层设计。“新工科”需要从新的视点、新的理念去观察、思考未来工程教育。第一,从教材建设上应集中体现落实立德树人、实施通识教育和培养“大工程观”,编写队伍由教师向校企协同转变;第二,从课程内容上,应加强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尤其注重融入专业领域的新知识和新技术;第三,从课程设计上,注重学生中心和成果导向,重新设计课程内容体系,使学生从单纯的技术发展上升到更高的理论层次和战略层次。李培根认为,“问题视野”比“知识视野”更加重要,“工程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要改变工科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就技术论技术的现象,把工程技术之‘道’正融人教育活动中”。

3.人才培养体系的新模式

加强市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这既是新经济发展对于高等工程教育提出的时代要求,也是高校“新工科”引领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所必须承担的责任。因此,为深化工程教育改革创新,推进“新工科”的建设与发展,培养新一代工程科技人才,校企联合、产教融合成为“新工科”必然的人才培养体系新模式。如笔者所在的浙江科技学院,通过与德国高校合作办学、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经验,构建了以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一体、以模块化课程和工程化师资队伍为两翼、以项目化教学实施和生产化实验实训设施与条件支撑课程、以普及化企业参与和国际化育人氛围支撑师资的一体两翼四轮驱动“六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这种通过提供技术、平台资源、经费、产业经验等与高校、专家组织等共同探索新工科建设的道路,深刻契合了“新工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4.教育教学质量的新标准

“新工科”建设应做高校教学改革的先锋,建立新时代教育教学质量的新标准,落点在于教师质量和课程质量。首先,高校应在“新工科”专业建设的“实践—总结—推广”过程中实现螺旋式上升,建构专业建设理论体系,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同时,“新工科”专业体系的再造要与科技、产业、社会等体系的再造对接,实现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具体来说,高校应开发研制“新工科课程质量标准”,探索跨学科和多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组织模式,建设更多面向一线产业和技术发展趋势的“新工科”前沿课程,同时推动高校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校企合作平台和实践基地,以此不断提高“新工科”专业教育教学质量。

三、地方高校“新工科专业建设的经验——以浙江为例

这一轮“新工科”建设,为地方院校整合教育资源、加强特色办学和提高办学质量提供了机遇。如浙江省教育厅真正落实了“新工科”背景下的产业需求导向,开辟了政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的建设途径,全面推进了新时代浙江省高校工科教育改革及创新,为全国“新工科”建设提供了浙江样本和浙江元素。

“浙八味”是一个中医药领域的概念,是指白术、白芍、浙贝母、杭白菊、元胡、玄参、笕麦冬、温郁金等八味浙江地区出产的中药材。2017年6月1日,浙江省本科高校专业认证暨新工科建设研讨会上发布了《浙江省新工科建设行动八条方案》(以下简称“新浙八味”),包括建设行业特色学院、建设工科优势特色专业、建设工科核心课程和通识课程、实施工科院系与行业企业人员互聘“双千计划”、实施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建设一批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一批大学生学科竞赛品牌、培育若干新工科建设示范点等八条指导性的政策目标。“新浙八味”的提出,为浙江省高校的“新工科”建设提供了行动指南。三年来,不少浙江高校已在“新工科”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1.z大学:以学科交叉为特色,开设“新工科”课程群

z大学是浙江省的一所重点综合性大学,在传统工科专业上具有深厚的历史积累,其“新工科”建设对于浙江省高校具有示范作用。Z大学以美国斯坦福大学为学习对象,斯坦福和硅谷的关系与Z大学和杭州的关系较为相似,Z大学也提出“新工科”专业建设要与杭州和浙江的发展相结合,相得益彰。陆国栋(2017)介绍过z大学在新工科建设方面的五大探索,包括3个双学位班、贯通本研的工程师学院、激发师生激情的学生评价模式改革以及校企协同的“千生计划”等。

在专业建设方面,z大学根据新时代科技发展的最新趋势,创新“新工科”建设的理念,以学科交叉为特色,开创了“机器人+人工智能”“金融+数学”“计算机+大数据”等三个双学位班。自2016年以后,已招收本科生300多人,培养模式得到学生、家长、企业和专家的高度认同。在新专业开设上,Z大学比较谨慎,但在开设新课程上却是步伐很大。例如,该校的计算机学院开始上区块链、大数据、物联网的课程,但并非独立设置专业,而是通过加强新课程,让学生受到更多的训练。Z大学接下来计划开设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一大批课程群,能够把本科和研究生打通。同时,也会发挥各工科类学院和产业界结合的优势,邀请一批优秀的产业界专家来校授课。

2.H大学:围绕核心优势,开设复合型“新工科”专业

H大学是浙江省一所以电子科技为特色的省属重点大学。该校申报的《浙江省地方高校多学科交叉的复合型新工科专业建设与实践》为教育部发布的612个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之一。面对以“互联网+”为主导的新兴信息产业转型,而H大学工科专业里70%的专业与产业相关,

因此“新工科”专业建设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面对传统IT专业升级换代、传统工科专业智能化、非工科专业信息化等三大问题,H大学着力强化IT专业的特色。首先,H大学考虑在未来两年内,计划要停招11个本科专业,其中,包括信息工程等。由于H大学在IT领域里专业很多,有些专业名称很相似,例如,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在实际人才培养过程中定位并不是很清晰,因此有必要进行裁撤或合并。其次,高校现在面向的很多行业需求单靠一个学科是无法满足的,所以H大学现在申请的“新工科”专业都是复合型专业。H大学正在升级尝试的一个复合型专业是“会计+计算机”,也叫“云会计”,培养的“云会计”人才只需要面对用户、根据需求设计财务规则即可,能够优化传统的财务人员工作流程和提升工作效率。除了“云会计”以外,H大学还新开设了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该专业主要的应用领域是机器人,这个专业仅靠H大学自动化学院无法办成,因此H大学成立了交叉教学组织,可以通过这个组织吸引计算机、电子、机械等多个学院来为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发展提供资源支撑。

3.K大学:建立“新工科”创新资源数据库

K大学是浙江省一所应用型省属本科高校,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入选高校。该校建立的“新工科”创新资源平台包含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移动互联等资源。以提供“创新、交叉融合、实用”的知识服务为理念;以就业为导向,设置学科快报、视频基站、学科体系以及社区分享板块;突出专业应用实训的“一库多用”创新型工程教育知识服务资源库平台。

视频基站拥有超过8个方向大类、超过60个知识点类的5000多部视频,总时长约1000小时,主要包含以下内容:第一,学科快报,传递国内外研发新技术、相关行业报告、新工科建设进展等信息,方便用户查看新工科建设相关的最新动态;第二,视频基站,涵盖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专业技能以及创新思维、职业规划、大学生形象礼仪、创业技能等八大方向、超过60个知识点的千余部综合课程资源;第三,学科体系,从学科类别、产业应用的角度出发诠释专业学科,并绘制技能学习图谱、知识体系学习路线以及企业应用案例解析,方便学生快速了解专业学科和规划职业方向,从而有目的、高效率地学习专业技能;第四,学科分享,即新工科用户分享交流的线上空间,它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用户在讨论中学习,在学习中增长技能。

“新工科”创新资源平台的价值在于:第一,服务于高校,从图书馆的角度出发,提供既包括学科路线又涵盖知识点的课程学习路线,辅以最新前沿知识和干货分享等内容,填充高校新工科资源的广度和深度;第二,服务于教师,拓展教学资源范围,讲师的教材资源不再是规定的课本知识、行业资讯等内容,平台提供产业企业应用案例、最新技术以及疑难问题等实践知识,方便其作为案例课题素材;第三,服务于学生,筛选社会热门方向的专业学科,并提供从最基础的专业方向介绍至企业应用案例,逐一讲解,对于不太明白的地方也可以提问。应用案例的设置,连接高校专业学习和社会热门岗位需求,架起学校和企业之间的“桥梁”。

4.N大学:建设融人城市产业发展的学院集群和专业集群

N大学是位于浙江省宁波市的一所应用型工科高校,也是浙江省“新工科”建设行动的8所倡议高校之一。该校主动对接“宁波制造2025”和“一带一路”支点城市建设,全面启动“新工科”专业建设,努力成为宁波新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库”“创造源”“推进器”。

该校在专业建设上的具体做法包括:第一,进行院系调整和建设专业群,合并材料学院与化工学院、建筑学院与交通学院,建设建筑与交通等五大专业群对接宁波智慧交通、建筑工业化等五大产业群;第二,成立产业特色学院,如该校的杭州湾汽车学院,与杭州湾管委会、大众汽车和吉利汽车等以理事会形式建立“政产学研”人才培养教育联盟;第三,增加专业新兴方向,如在土木工程专业中增设了工业装配化方向,在汽车工程专业中增设新能源方向,在计算机专业专业中增设大数据方向等;第四,开设复合型专业,如外语学院的“英语、日语+产业”、经管学院的“市场营销+产业”等;第五,基于社会和产业需求,结合该校的地方性、应用型和国际化特色,构建应用开发型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

总而言之,浙江省高校以“新浙八味”为行动指南,在推进“新工科”专业建设方面已取得较好的实践经验,走在全国高校前列,对于我国其他地区具有样本价值和借鉴意义。当然,浙江高校在“新工科”专业建设过程中也面临一些现实问题,包括学生的专业归属感弱、教师的专业发展受限、课程的资源配置不足、社会对新专业的认可度偏低等,有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四、我国高校“新工科”专业建设的未来走向

目前,“新工科”建设已经成为国内众多高校的共识,期望以工程教育的中国模式,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新工科提倡重实践、跨学科,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提倡产学合作,把理论课程带入实践课堂;注重协同育人,持续改进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要求。

因此,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应结合自身定位目标,把握好基本问题:“新工科”建设的核心目标是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适应服务与支撑引领功能,“新工科”建设的发展模式是积极借鉴国际高等工程教育的先进经验并实现本土转化,“新工科”建设的实施路径是坚持高等工程教育理念更新、构建应用型学科专业集群、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以及提高技术创新服务能力,“新工科”建设的机制保障是以高校综合改革激活利益相关者的办学活力。基于“新浙八味”实施经验,展望未来,我国高校“新工科”专业建设有三大重要走向。

1.打造应用型学科专业集群

通过打造应用型学科专业集群,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将能够显著提高高校“新工科”专业的技术创新服务能力和专业质量水平。2020年,教育部编制的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也即将出炉,将从理念深化、结构优化、模式创新、师资建设等8个方面引导工科优势高校组、综合性高校组和地方高校组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开展“新工科”教育建设研究与实践;同时启动优秀案例征集工作,发挥“新工科”建设中优秀典型的榜样效应,全面推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版的实施。对于地方院校来说,这是打造应用型学科专业集群、深入参与“新工科”建设的重大机遇。

2.构建教师跨界发展的新机制

新工科建设的成败关键在教师,难点与突破也在教师。高校必须走出教师传统培训的老路,探寻“新工科”专业教师发展的新路,构建教师跨界发展的新机制。江爱华等人重点关注了教师跨界发展拟解决的三个主要问题,从知识、组织、时空、思维等四个维度建立教师跨界发展的概念模型,对于地方高校“新工科”专业教师发展具有启示意义。从这一模型出发,地方高校应聚焦跨界人才培养视角下的卓越师资队伍建设,从党委统揽、校院联动、合作共赢、目标导向等四个方面构建教师跨界发展的工作机制,并可以从以下五条路径促进“新工科”专业教师的跨界发展:重塑基于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教师跨界发展工作新理念;打造基于全生命周期的教师发展培训新体系;构建突出教师核心能力素质提升的教师培训课程新架构;建设产教深度融合的校企协同育人新平台;完善保障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的教学评价激励新机制。

3.多学科交叉融合“新工科”人才培养

“新工科”专业是多学科、多技术领域的融合,因此,必须建立一整套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组织模式、师资团队、课程体系、质量监控、实践与创新体系。多学科交叉融合新工科人才培养的优化,需要明确人才培养方案的阶段内容和目标,坚持前期实施大类招生与通识教育培养,中期进行专业分流与专业教育培养,后期贯通培养体系,实现多元化发展;加强跨学科课程资源的整合与开发,校级层面要对课程结构进行重组与优化,院系层面要注重专业课程的模块化设计,研究方向层面要努力打造专业特色课程(群);注重学生的国际化和精细化培养,实现课程的国际化,强调学生的多元化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的选择机会和贯通途径。(2020年第4期 龚胜意,浙江科技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等工程教育、教师教育研究;应卫平,浙江科技学院副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工程教育研究;冯军(通讯作者),浙江科技学院研究员,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最新动态
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0533-2786727
邮箱:lgwindow@163.com
xinwen@sdut.edu.cn
欢迎大家通过本网投稿系统,
提供新闻线索和稿件。
网站管理: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高等教育研究院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新村西路266号
联系电话:0533-2786727
邮编:255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