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服务    高教视点    前沿聚焦    正文
【聚焦“新农科”】新农科通识课程建设实践
作者:阳会兵 高志强 来源:农业工程 发布时间:2020-08-28 阅读次数: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突破爆发的历史交汇时期,世界和中国都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中国高等教育也要超前识变、积极应变和主动求变,加快从“质量意识”走向“质量革命”,从而达到“质量中国”。中国高等农林教育面对国家战略要求和自身发展的深层次问题,迫切需要创新发展。新农科建设是根据当前国家需求,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布局适应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需要的新型涉农专业,从而进一步提升目前农林高校的涉农专业水平。“安吉共识”提出,高等农林教育要面向新农业、面向新乡村、面向新农民和面向新生态。开改革发展新路,育卓越农林新才,树农林教育新标,服务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高等农林教育必须创新发展,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推进高校农林教育在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和协同育人等方面的改革,为乡村振兴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为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美丽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一、通识课程一般特征

19世纪初期,专家学者们关注到大学过于重视专业教育,学生所学习的知识不能融会贯通的问题,鉴于此现象,美国博德学院的帕卡德教授首次提出“通识教育”的概念,旨在使大学教育回归其本然价值,冲破过度分割的专业壁垒,克服狭隘的功利主义弊端,培养既有专业素养,又有广博知识和高尚情怀的完整的人。“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问题,通识教育正是高校在解决这3个问题的不断探索中产生的。通识教育是一种育人的教育理念,而通识课程是落实通识教育“育人”理念的重要途径。专业教育之外的基础教育课都可称为通识教育课程,它是实现通识教育理念和目标的关键因素。哈佛大学把能够综合传统学科的基本内容,同时为学生提供共同的知识背景的课程定义为通识课程。

哈佛文理学院院长罗索夫斯基(HenryRosovsky)认为通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将学生在学识、智能和思辨方法等方面培养成“有教养的人”。通识课程一般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学科3大领域,通识教育课程培养学生思考、交流、判断和辨别等方面的能力。通识课程立足于课程建设,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注重人文关怀、人格养成与价值观的陶冶,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通识教育的目的是使个体的人其个性得到充分而全面的发展,使个体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通识教育课程强调学生的学习内容与未来发展方向之间的联系。通识课程的基础性、综合性和长效性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识课程具有以下3方面特征。

(一)基础性与广博性

通识课程可以传授给学生广博知识中的一些基础性知识,督促学生掌握不同领域相关知识的基本方法和内容。通过通识教育课程传授培养“完整的人”所具备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掌握和学习好这些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够为学生今后的个人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鉴于此,通识课程不可能教给学生所有的知识,但通识课程具有基础性。

通识课程强调课程与学科的融合,其知识结构的融会贯通,不是彼此孤立的碎片化知识,而是要构建具有一定深度的并且比较广博的知识体系。同一课程各个章节之间、不同课程之间及理论与实践之间其知识点都是相通的。通识教育不但要让学生接触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思维方式,而且更强调的是能够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从较深的层面和广阔的视角,运用各种思维方式灵活处理和解决未知世界可能碰到的问题。通识课程希望学生充分理解各学科之间的关联,并能将知识点融会贯通和“发掘终身学习的潜力”,促进全面、辩证和理性的思维和人格的发展,从而促使学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逐渐进入更完善的境界。通识课程的广博性体现学生在各个知识领域的广泛摄取,避免了专业化教育所带来知识的碎片化问题。通过促使学生对广博知识的学习,使得不同学科、传统与现代、知识与价值得以融合,培养学生有能力应对专业领域之外的各种挑战,在今后成为专家的同时,仍能保持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性,从而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广博的基础。

(二)普遍性与价值性

一般来说,通识教育课程是指除专业教育课程之外的基础教育课,是实现通识教育理念和目标的关键因素。通识课程是实施通识教育的主要途径,同时也是通识教育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的主要载体。然而,目前我国高校过分强化专业教育,忽视基本素养教育的通识教育,导致通识课程数量不足、质量有待提高等问题。通识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如何去思考,其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不同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差别性和统一性,通过了解不同学科的思考方式和智慧境界,从而更好理解客观对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对多样化的人才需求迫切,而高校教育的任务就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去选择。然而,通识教育并不是一种普及教育,通识教育有着独特而鲜明的价值追求,它的价值性表现在坚守民主社会的价值共识和对学生精神层面的积极引导。通识教育课程在学生和社会不同层面上都具有其重要价值。对学生而言,通识教育课程能够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品行和道德,从而培养学生“成人成才”。对社会而言,通识课程承担着凝聚社会价值共识的使命,纵观美国大学通识教育的历次改革,都不难发现其背后都表露出某种社会危机或文明危机的影子。通识教育课程既涉及到人才培养问题,也关联到国家的战略问题,因此,通识课程具有其显而易见的价值性。

(二)稳定性与发展性

通识课程的稳定性可以从通识课程的内涵和内容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从通识课程的内涵来看,培养健全人格的公民需要通过通识课程借助于“共同内容”来进行学习。其次,从通识课程的内容来看,通识课程囊括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人类各个领域的基本知识,因此,通识课程其基本的知识架构具有稳定性特征。在人类知识和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通识课程体现了其发展性,人类的知识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丰富,因此逐渐导致大学学科日益分化,进而专业分化持续加剧,进一步推动了现代社会新知识的爆炸式增长。因此,通识课程的教学内容也需要跟着社会的变化不断进行完善和修正,这是通识课程发展的内在要求。通识课程所培养的人的规格和要求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必然有所变化,尤其表现在对未来社会人才的必备能力要求方面,从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变革中能发现这一点。哈佛大学可以根据时代发展的趋势,从中凝练出当代学生必备的知识和能力,尤其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从而进一步完善和修改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内容以达成培养目标。因此,通识教育不但具有稳定性同时还具有发展性。

二、新农科通识课程建设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通过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来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要实现通识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发挥通识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共同体的作用,就必须掌握当前通识课程育人现状,明确其育人价值意蕴,才能有的放矢地构建适合农林院校的通识课程育人体系,找到通识课程融入思政教育和协同育人的实施路径。面对当前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和农民全面发展的新要求及农林教育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与严峻挑战,中国高等农林教育迫切需要以强烈的使命感和锐意改革的紧迫感来加快新农科建设,从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人民健康,有效服务乡村治理和乡村文化建设。把着力培养农业现代化的领跑者、乡村振兴的引领者和美丽中国的建设者作为新农科通识课程的建设方向。

(一)明确育人目标,体现新农科特质

张寿松先生指出,通识教育的目标要根据不同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和培养目标来确定,因此,不同大学其通识课程目标各不相同。依据大目标确定通识教育应涉及的学科领域,从而选择所需开设的课程及其目标。对于通识课程应考虑学科领域的前沿问题,如科学重在教育深层结构和原理,科学发现的过程与方法,给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传输共同的价值观念。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目标要注重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重在提高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发散性思维和集中思维等各类思维能力,特别要注意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能够运用创造性思维,发现新规律、新方法和新科学,创造性思维是任何创新形为的前提。

明确各农林高校的办学方向、办学目标和办学理念,坚定不移举农林旗、走农林路和打农林牌。抓住“双一流”建设重大机遇,以新农科建设为契机,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坚定不移推动内涵式发展。一是要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具备良好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科研素养是适应新农科发展的新要求,通过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来培养具有高水平、高层次的国际化创新型农林人才。二是培养农林高校的复合应用型人才,根据目前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状,为满足农村发展的新要求,需要通过提升农林高校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从而培养具有高素质、多学科交叉背景的复合应用型人才。三是培养引领型职业农民,中国农民几千年来一直是卑微的职业,随着新型职业农民发展的新要求,要培养一批爱农业、懂经营、善管理、能下去和留得住的新型农林人才,必须着力提升农林高校学生的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能力,从而培养领军型职业农民。聚焦世界农林科技前沿,瞄准乡村振兴战略、生态文明建设等国家战略,大力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开辟智慧农业、人工智能等新兴交叉学科,努力开设出更多引领农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的新农科通识课程。

(二)把握时代特征,融会学科内容

课程内容应紧密联系现实生活,着重提高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互联网+”时代,新农科通识课程要面向学生未来的社会生活设置课程,重视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在不同情景下运用所学知识、融会学科内容,以及结合不同理念、知识进行思考的过程。因此,通识课程的培养重点应该是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通过多种策略,真正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根据“互联网+”时代特征,改革传统育人方式,需要全面整合各类育人资源和育人要素,形成多元协力、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在通识课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坚持需求导向,全面推进高等农林教育的改革,提升高等农林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聚焦新农业、新农村和新生态对人才培养改革的实践,充分认识建设发展新农科通识课程的重要意义,加大不同学科专业通识课程的动态调整,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农科。根据“新农科”发展需要,结合各农林高校自身发展定位,构建具有创新理念、重点突出、满足需求和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从而构建“价值、知识、能力”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以农林为特色优势的多学科的协同协调发展。根据需求的多元化推进发展的差异化和特色化,培养学生能够服务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可持续发展和农业绿色生产多元化的需求,构建灵活的教育和评价体系,推进农林高校人才培养从同构化向多样化的转变,实现多层次多类型发展。

(三)运用现代技术,科普农学知识

面对农林教育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与严峻挑战,中国高等农林教育需要普及大农学知识。通识课程之间只有建立紧密联系、相互融合和相互促进的关系,才能产生同向同行的育人合力。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资源的利用、管理与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在当前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2020年新冠肺炎期间,我国大中小学教育都采用了现代教育技术。通过现场直播、录制课程和慕课等网络平台实现各种方式的教学,以图文声并用的形式将知识呈现,不但解决了新冠肺炎期间各层次教育教学问题,同时还具有化难为易、化抽象为直观等优点。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和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为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和学生全面素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各种网络教育平台、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展新农科通识课程的开设,科普大农学相关知识,加强农业教育与改革,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培养和造就新一代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和会管理的新型农民,为贯彻“科教兴国”战略、加速农业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三、新农科通识课程建设实践

新农科建设已经成为当下高校农业教育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新农科建设是以现代科学技术来改造和提升现有的涉农专业,或者布局适应新产业、新业态发展需要的新型涉农专业,在“互联网+”新农科时代背景下,“‘互联网’+现代农业”通识课程教育是新时代新农科发展的新举措,高等农林院校教师应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将课堂教育与实践结合起来,通过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来完善课堂体系结构建设,提升农林高校学生的大农学知识素养。以“‘互联网’+现代农业”课程的慕课建设实践为例,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课程评价和应用情况5个方面予以介绍。

(一)课程目标

湖南农业大学在全国农林院校率先面向植物生产类专业开设“‘互联网’+现代农业”课程,将该课程作为植物生产类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和自然科学类的通识课程开设,将数字农业建设、精准农业实践和智慧农业探索等最新知识传授给学生,紧跟时代脉络,体现了课程体系改革的与时俱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课程建设的目标是面向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紧跟时代发展脉搏、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发展现代农业的时代主题,培育具有现代农业知识与现代信息技术基础相融合的“一懂两爱”的卓越农业人才。

“‘互联网’+现代农业”课程加大了课程体系改革和创新力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教学内容能够及时反映时代主题和最新知识的创新成果,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成为当今社会亟需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

(二)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涉及到多学科的知识点,并将这些知识点相互整合成为衔接有序的课程体系,利用大学慕课的教学平台,通过改变教学模式、丰富教学资源、师生多元化互动和多元化评价等要素来优化和改进,是手段、方法和通道等的变化。“‘互联网’+现代农业”课程内容设计上遵循少而精原则、独立原则和渗透原则,实现基础性和广博性、普遍性和价值性、稳定性与发展性等相统一。在课程各章节之间遵循独立性与多元性、广博性与发展性的原则,“‘互联网’+现代农业”通识课程为学生提供相对独立的价值系统,促使学生的知识、情感和技能体系多元化集聚,恰当地将思政教育融入到课程中,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和科学人文环境的渗透,课程内容体系完整。“‘互联网’+现代农业”通识课程涉及的知识领域广博、技术体系庞大,从开始了解农业发展规律,到当前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等时代背景的理解,在涉猎国外现代农业探索的基础上,把握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理念,掌握现阶段我国现代农业的经营模式、表现形式与关键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现了现代农业的前沿性与时代性,在教学体系的设计上将多学科知识融会贯通,同时兼顾课程的科学性与系统性,更利于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课程内容。在课程的整体内容设计上,从现代农业基本知识开始引入,介绍信息技术常识内容,拓展到当前运用较多的“互联网+”农村电子商务和“互联网+”农产品质量追溯重要内容,然后介绍有关“互联网+”农业装备技术和“互联网+”农业科技创新最新研究领域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在线开发优质课程资源,使得课程知识生动形象并非常直观地呈现给受众,全面提升农林院校教学效果。

(三)教学方法

目前,“‘互联网’+现代农业”课程已被湖南省教育厅认定为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在实际教学中,主要采取线上线下课程相结合的授课方式,线上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充分给予学生多样化的选择机会,线下采取分组讨论方式。课程体系的制定是经过反复修订,同时邀请了相关专家进行多方论证,最后制定包含6个方面的课程教学大纲。“‘互联网’+现代农业”课程按照重难点将课程内容划分为6章30节,每一节包含一个具体的知识点,总学时24学时,线上授课时间为10周,线下讨论6课时。线上教学资源包括课程团队录制的教学视频和教学PPT,每个视频约8~10min,教学PPT方便学生查看教学内容。每一小节有随堂作业,便于学生及时掌握教学视频所涉及的知识点。教学内容中每一章讲完后,会根据教学内容设置单元测验和单元作业。单元测验均为客观题,单元作业是主观题,供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可以灵活安排时间,先学习教学视频,随后完成每小节的随堂作业,每章节的单元测验和单元作业。学生可以就单元作业中的问题进行讨论或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在“讨论区”就课程相关的问题进行留言和讨论,团队老师会及时进行回复答疑,其他同学也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线上学习者可以使用智能手机利用自己的分散时间完成课程的学习,以提升学习效率,切实保证课程的教学效果。“‘互联网’+现代农业”课程以现代农业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动态来组建课程的知识体系,运用在线开放MOOC和线上、线下混合式的“SPOC”相互结合,通过线上理论学习,线上测验与作业、在线考试、在线答疑和相互交流等公共服务平台,引导学生紧跟国家政策导向,将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最新知识创新成果与生活实践紧密相结合,把握时代脉络,培养具有能够将现代农业知识和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的卓越农业人才。

(四)课程评价

利用爱课程平台和学银平台的优势,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学习过程性资料和作业等进行评价,尤其关注学生的学习发展动态过程。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利用教学资源平台在线统计、作业、随堂测验和单元测验等评价功能,通过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的方式形成学生的学习信息、学习记录和学习评价反馈到教学平台,作为学生平时成绩的最终评价结果。同时,通过网络学习评价和课堂内学习评价相结合,得出较科学的有效评价结果,促进学生的多元化发展。因此,通过教师课前详细的课程评价体系,完全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通过教学平台的学习数据记录和讨论反馈可以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与不足,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互联网’+现代农业”通识课程MOOC形式为“模块—主题—活动—评价”,每个学习模块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包括需要完成的学习视频、随堂测验、作业、引人深思的学习问题、讨论主题和过程性学习评价等。设置了严格的评分标准,课程线上成绩由单元测验(占总成绩的30%)、单元作业(占总成绩的10%)、课程讨论(占总成绩的20%)和线上考试(占总成绩的40%)构成,视频学习是课程其他学习环节的前提条件,但不占总成绩的比例。课程教学内容每周定期发布一次,学生应在系统规定的截止时间之前完成所有学习内容。课程结束后,成绩合格者学生可以申请获得合格证书和优秀证书,其中成绩85分以上(含85分)为“优秀”,60~85分(含60分)为合格。

(五)应用情况

“‘互联网’+现代农业”课程从2018年9月在学银平台和中国大学MOOC平台开课以后,学生纷纷选修本门课程,除了植物生产类专业的学生选课学习外,其他非农学专业的学生,包括工商、电商、会计和计算机等专业的同学也在线选课学习,体现出学生们浓厚的学习兴趣。“‘互联网’+现代农业”课程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发现,课程除了受在校大学生的喜爱外,课程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时效性也深受其他高校学生和社会学习者的欢迎。在课程讨论区发现一些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和农技推广员在讨论区就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和课程内容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课程内容对这些社会学习者起到了很好的启迪作用。课程负责人在进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授课过程中和参与社会交流活动中也传播了“‘互联网’+现代农业”的课程相关知识,并将“‘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教学视频上传到公共学习平台,为社会学习者提供很好的在线学习和交流的平台,以全面提升家庭农场主、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等社会人员的农业综合素养。

四、结束语

我国是农业大国,要着眼探索面向未来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路径、新范式,根据不同区域农林高校的发展定位,紧密结合各高校的办学优势及育人特色,实现分类发展和特色发展,以强农兴农为己任,优化涉农专业结构,全面推进新农科建设,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解决全球粮食安全、农村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和共建美丽地球村提出中国方案。虽然高校现在通识教育课程的发展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问题,但是在我国高校通识教育的改革探索之路必须要走下去。通识教育是建设一流高校的基础,作为农业类院校要结合自身现状,建设与时代结合、与中国特色结合和与农业结合的通识课程体系,从而为我国培养具有大农学知识背景、全面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新农科通识课程的建设方向要育卓越农林新才,以打造人才培养新模式,建设“金课”,基于农林实际问题,结合科学技术前沿,落实“安吉共识”“北大仓行动”的新理念、新使命、新目标和新举措,开发新时代农林优质通识课程资源,落实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将农林教育与信息技术有效融合,从而提高农林高校通识课程的高阶性、创新型和挑战性,全面推动新时代高等农林教育通识课程的创新发展。(2020年8月 阳会兵,博士,湖南农业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学、作物信息学;高志强,湖南农业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农业发展理论、作物信息学。)

最新动态
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0533-2786727
邮箱:lgwindow@163.com
xinwen@sdut.edu.cn
欢迎大家通过本网投稿系统,
提供新闻线索和稿件。
网站管理: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高等教育研究院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新村西路266号
联系电话:0533-2786727
邮编:255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