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服务    高教视点    前沿聚焦    正文
【聚焦“互联网+”】“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传统文化教育:机遇挑战与实施路径
作者:孙惠欣 靳淑梅 来源:现代教育管理 发布时间:2020-08-14 阅读次数: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正不断地改变着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也给教育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9年发布的统计报告指出,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达61.2%,网民规模达8.54亿。互联网迅速发展并借助新的信息技术手段突破了各行各业原有的形态和结构,催生了新的发展业态,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无限可能和机遇,为传统行业注入了活力和动力。

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实施文化强国建设的重大战略任务。因此,加快传统文化教育升级改造,促进网络文化与传统文化在高校的融合发展,对构建包容开放的现代大学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下,如何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推动传统文化教育方式、教育模式的发展与创新,是高校应当积极思考的问题。

一、“互联网+”给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带来的新机遇

“互联网+”概念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创新而衍生出来的新理念,被认为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的新形态、新业态。“互联网”拥有巨大的能量,这种能量足以改变传统、发展传统,使传统呈现出新的面貌。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应用到社会各个领域,实现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不仅可以加快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还可以创造新的发展生态。“‘互联网+’是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与其说互联网是一场产业革命,不如说它是一场社会革命,高校传统文化教育要充分利用这场社会革命带来的发展机遇,利用互联网平台和创新要素促进传统教育的变革、创新、发展。李克强总理指出,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生活方式”。“互联网+教育”便是在这种思维、理念下孕育而生的新业态,“互联网+”成为教育发展的动力源、营养源,为教育资源重组提供了新的可能。“互联网教育与传统教育并非水火不容,相反,互联网教育的很多模式都发迹于传统教育,而且,互联网教育只有与传统教育融汇贯通,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互联网+’的意义。”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互联网+”对于重塑教育教学模式、内容、方法等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互联网可以促进高校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互联网的出现使全时空学习成为现实,“互联网+”汇聚的数据和信息资源将成为现在最核心的资产,将引发传统教育革命性的变革。因为互联网,优质教育资源与服务的作用和价值得以放大,不再局限于自己的学校,完全可以来源于其他学校,来源于企业、家庭及社会方方面面,甚至来源于其他国家。由此,学校围墙正在被打破,通过线上线下融合促进学校开放将是大势所趋。正如比尔·盖茨所描述的那样:将来世界上最好的课程均可以在网上免费获取,这些课程超过任何一个大学的单独资源,到那时,无论是在麻省理工学院学到的知识还是在网络课程中学到的知识,都应该被人们所认可。“互联网+”将引发全球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缩小国际之间、校际之间,乃至各区域间教育教学资源的差距,给予受教育者公平受教育的权利,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育教学创新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从这个意义上说,“互联网+”可以促进高校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使其获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二)互联网可以兼顾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规模化与个性化

“互联网+”的各种教育模式脱胎于传统教育,又完全超越了传统教育,给予现代大学超乎想象的发展空间。“互联网+”打破了以班级为单位的小规模化传统教学的束缚,传统教育难以实现的规模化、个性化借助互联网得以实现,一个优秀教师能够服务的学生将会呈几何级数增长,从数十人到数万人,甚至更多都将成为可能。同时,互联网平台所提供的丰富多彩的网络在线课程可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不同要求,实现受教育者的个性化需求,在满足每个受教育者应当享有教育公平的同时又能够实现跟每个人需求相匹配的高质量的服务。此外,“互联网+教育”是一种随时随地的教育,打破了传统教育的组织形式,不受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可以充分利用零碎时间实现碎片化学习,实现课堂内容、教师与学生等的多维交互,学生在多维互动中完成知识建构,从而给予受教育者更为自由的学习方式和更为自主的学习路径,这有利于促进城市和贫困落后的偏远山区,以及不同层次高校之间教育的公平。在“互联网+教育”环境下,学生拥有更广泛的选择空间,选课、听课自由度可以说是前所未有,而大数据所提供的在线最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服务也可以自由享受,使“学习者采用个性化学习方式和个性化学习路径成为可能”,实现教学模式的私人定制化。

(三)互联网可以推动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管理与服务的现代化

“互联网+”能够实现教育的信息化、数字化以及网络化,可以满足课堂教学大规模、个性化教育的需求,同时可以促进教育管理业务流程与教学服务模式的优化。高校可以利用网络新技术,对管理业务、教学质量、教学服务等环节进行大数据精准跟踪分析,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学管理、教学服务的效率,而且可以为教学管理与服务提供完全不同的生态环境。高校传统文化教育要利用“互联网+教育”的跨界融合,推进信息技术深度进入传统教学、管理、学习、生活等领域,从而促进传统教育流程与模式的优化,逐渐实现传统教育管理与服务的网络化、信息化、现代化。

数据可以印证“互联网+”给教育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特殊时期,“互联网+教育”发挥了前所未有的重大作用,“改变了教师的‘教’,改变了学生的‘学’,改变了学校的‘管’,改变了教育的‘形态’”,掀起了一场“学习革命”。从疫情开始到2020年4月10日,教育部组织了37家在线课程平台和技术平台率先向全国高校免费开放,提供了4.1万门各类在线课程,覆盖本科12个学科门类和专科高职18个专业大类。共有1454所高校的95.2万名教师参与了在线教学,总计开设在线课程713万门/次,学生在线学习人次达到11.8亿。正如高教司吴岩司长评价的那样,此次在线教学“规模之大、范围之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是“世界高等教育史上的创举,全球范围内的首次实验”。这次疫情防控期间,“互联网+教育”“智能+教育”的优势更为凸显,为高校传统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新挑战

“互联网+”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力,网络文化在这种先进生产力的作用下应运而生,网络文化、外来文化强烈冲击着传统文化。加之互联网数字化阅读与传统阅读习惯的脱节,网络教育平台发展不均衡和过度的商业化,使传统文化在高校的传播发展受到愈加严峻的挑战。

(一)多元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

多元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主要体现在外来文化、网络文化和流行文化三个方面。首先,从外来文化方面看,全球化的进程打破了地域疆界,多元文化成为当下最显著的文化主题。“各种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影响已经深入到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严重冲击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文化结构和文化模式。”尤其在青少年人群中,轻视中华传统文化,片面追求西方文化的现象比较普遍。西方文化利用青少年求新求异的心理特点,通过迅捷的互联网通道,快速渗透到各个领域。而作为思想活跃的大学生,更容易对外来文化产生新鲜感和认同感,西方文化已经悄无声息地通过互联网,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中国人的价值观,从而导致对传统文化敬畏感的逐渐丧失,对传统文化认同感日益淡薄,给传统文化的传承带来严重的危机。

其次,从网络文化方面看,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信息化日新月异,以网络为载体的网络文化应运而生。网络文化作为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互联网应用频率最为密集的是高校,高校传统文化在网络文化的强势冲击下,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一方面,网络文化的开放性、交互性等特征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如微博、微信、QQ等网络交流方式和平台,网络游戏、网络文学、网络影视、快手、抖音等网络娱乐方式,支付宝、微信转账等网络支付平台以其独特的魅力、方便快捷的时效性、共享性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生活娱乐方式,既对青年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交往、交流等产生不可比拟的积极作用,也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全新的文化环境和方便快捷的传播渠道;另一方面,网络文化良莠不齐,一些低俗、媚俗、庸俗的文化成分充斥于网络空间,一些大学生容易受到不良网络流行文化的影响,造成价值观扭曲、义利观偏失等。五色斑斓的网络文化契合了青年人的心理特点,占据了他们摄取文化的主要空间,传统文化被置之一旁。传统文化教育的形式化、虚无化及现代性转型不够迅速等也造成了部分大学生的困惑。相较而言,传统文化晦涩难懂,缺少活力与创新,许多大学生认为传统文化观念老化,思维固化,形式僵化,将其理解为“守旧”和“复古”,视其为一种暮气沉沉、缺乏进取精神的文化。

再次,从流行文化方面看,以娱乐为主要功能的流行文化是被普遍欢迎和热烈追随的文化,它不单指静态意义上的文化作品,而是包括作品在内的人的整个消费行为和过程,供公众消费,以获取最大的商业利润。流行文化借助于互联网技术,对整个中国社会产生深远影响,也潜移默化地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继而形成新的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与流行文化自由、崇尚个性解放相比,传统文化普遍存在方式单一、模式古板等问题。对于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存在极大兴趣的大学生群体来说,新潮的流行文化更易引起共鸣,如美剧、韩剧、日本动漫、嘻哈歌曲等,能在大学生群体中得到接受并迅速传播,拉近彼此沟通和交流的距离。另一方面,对于鱼龙混杂的流行文化,思想单纯的大学生缺乏准确的鉴别和判断能力,容易全盘接受,盲目追捧。同时,网络流行文化具有时效、浅显、快节奏、注重感官刺激等特点,在文化表达上往往简单、粗暴,“一切都可能被拆散成制造快感的符号,文化传承的断裂有愈演愈烈的态势”。受其负面影响,导致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淡化,甚至抵触传统文化的教育与传承,这也是影响当今传统文化教育效果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日本对我国援助物资包装箱上印着“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等诗句,之所以这些诗句迅速传播并引起讨论,是因为这千年之前的诗句,表达的却是人类共通的情感,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人都能与之共鸣,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正如光明网评价的那样:“只是一句唐诗,让不少人在铺天盖地的所谓硬核的口号中,看到了一种文明感。这种文明感,在乎语言的体面、情感的深刻、行为的得体;这种文明感,又恰是疫情发展到当下,急需强调之事。”

当下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事实——国民好像确实是越来越“词穷”了。情文并茂的古诗文,对于现代大多数的青年来说就如“天书”。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文化沙漠”里,赚钱成为大多数人的奋斗目标,许多民众不读书、不学习、过度娱乐。学生在学校之外,打游戏、追综艺、看网剧,读过《诗经》,细细品味过唐诗宋词的家长、学生极少。“诗终究是诗,标语也终究是标语,只是背后的思维模式与文明感,更发人深省。”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是深植在每一个中国人骨髓里的文化基因,不断传承和弘扬属于这个时代的优秀中华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

(二)互联网数字化阅读与传统阅读习惯脱节

互联网和电子产品行业的飞跃式发展,带来了人们阅读习惯的变化,数字化阅读越来越成为人们普遍运用的阅读方式。2018年,第16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显示,国民的综合阅读率为80.8%,其中数字化阅读率为76.2%,较2017年上升了3.2个百分点。而图书、报纸、期刊等纸质阅读率增长放缓,且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与2008年相比,11年间数字化阅读增加了51.7个百分点,由2008年的24.5%上升至2018年的76.2%。尤其是手机阅读,已成为人们数字化阅读的首选方式。

手机和互联网成为我国成年国民每天接触媒介的主体。成年国民人均每天手机接触时长为84.87分钟,互联网接触时长为65.12分钟。这里还有一点值得特别关注,我国成年国民和未成年人有声阅读增长较快,这种新的阅读方式一经诞生便受到民众的喜爱,移动有声APP平台,已经成为国民阅读新增长点。2018年,我国有近三分之一的国民有听书习惯,其中,成年、未成年人的听书率均在26%左右(见图1)。

资料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课题组.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主要发现.出版发行研究,20196):33-36

现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化媒体和电子媒介在人们的生活中司空见惯,人们的阅读方式已由传统的纸质媒介阅读逐渐转变为数字化阅读,尤其是手机阅读。互联网带给我们这种阅读习惯的改变与传统社会阅读习惯形成巨大反差,二者之间的脱节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面临新的挑战。从时代转化上看,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型不够迅速,没有及时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与当代需求接轨;从阅读习惯上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古代典籍、书籍等多以纸质媒介为载体,这些纸质媒介不易随身携带,不是随时想看就能看到的,与当下人们电子阅读习惯相脱节,因此,无法与当前人们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相适应,客观上制约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广度与速度;从语言表现上看,中国传统文化绝大部分是靠文字记载流传至今,而记录语言多为文言文,生涩难懂,很多人不愿意去阅读原著,使传统文化的传承效果受到影响。

(三)网络教育平台的不均衡和过度的商业化

传统文化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双重影响下,其在互联网上的商业化在所难免,一方面它可以有力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播,但另一方面,“过度的商业化则是对传统文化精髓的背离和破坏,过度的商业化只会破坏传统文化原本脆弱的生态”。互联网带来了先进的技术手段,推动了产业创新发展。同时过度的商业化也阻碍了社会发展、文明进步。无处不在的网络低俗趣味填充了因传统文化教育缺失而产生的空间,扭曲了国民的审美观和价值观。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发扬传统文化,因此出现国学热的现象,网络平台的传统文化教育更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但这些网络平台的内容和水平参差不齐,没有严格统一的审查标准,商业化营利性质严重,依托互联网平台的传统文化教育很容易被只追求商业价值的人所利用,把“国学”变成一个赚钱的工具。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的文化产业还不够发达,尤其是传统文化产业方面。产品的升级改造还没有达到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的层面,产品的开发和利用均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有效的监管,导致社会上的传统文化产品良莠不齐,不仅有碍于传统文化的传播,有的甚至严重误导大众对传统文化的正确认知。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的路径

“互联网+”具有开放性、即时性、高效性和共享性等特点,对传统行业显示出其强大的力量,不断促使其进行换代升级。“一个民族的有生命力的文化,总是产生于特定的时代,并随着时代的发展,通过调节自身(或重组、或顺应),以适应文化领域内的生存竞争规律。”传统文化教育要想适应新的时代,就必须“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推动文化惠民、文化乐民、文化安民、文化利民、文化强民。互联网为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了新的手段与方式,在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中,互联网提供了巨大的平台和无限的空间,如何通过对教育方式、方法不断创新从而开辟新的教育实施路径,是“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应有之义。

(一)加快传统文化教育现代性升级改造,构建高校“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平台

“互联网+”新业态下,教育已不再受限于某一具体空间,互联网正在促使高等教育体制、机制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要以跨文化、跨国界的全球意识,积极把传统文化教育融入信息化发展的进程中,彰显现代大学精神,不断促进传统文化教育的现代化、国际化。”传统文化教育者要主动变革,引入互联网思维,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创新高校传统教育模式,构建高校“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的平台,从而实现互联网与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融合。

1.搭建“互联网+既有教育内容+当前紧迫教育需求”有机融合的教育平台。

首先,从学习使用者及受众的角度出发,针对受众群体的学习需求、心理需求,结合现有传统文化教育精华、教育需求和教育内容构建“互联网+传统教育平台”,确保高校实现从传统文化教育模式向“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模式的顺利转化;其次,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优势及丰富的网络资源整合能力,最大限度地运用于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平台中;再次,将多种手段,多种形式运用于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现代性升级改造,搭建灵活多样,适合大学生文化需求心理的传统教育平台,发挥“互联网+”在传播信息方面的优势,为大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提供足够的便利;最后,要充分挖掘不同受众的“痛点”,通过数据整理、系统反馈不断修正提高平台的使用功能和内容,加强互动,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构建差异化、多元化的“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平台。

中央电视台热播的“中华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栏目就是很好的实例,值得高校借鉴。这些电视节目之所以受到大众的普遍欢迎,就在于其对传统文化的现代性升级改造得好,其新颖独特的模式迎合了大众的心理需求,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得到传统文化的教育。这种文化宣传的创新使得广大人民群众找到了中华文化的根脉,起到了以文化凝聚共识的强大作用。这里值得强调的是,目前比较受欢迎的“慕课”“微课”“双微”等新型课程模式,“爱课程”“中国大学慕课”“学习强国”等教育平台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学习资源,尤其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延期开学的情况下,这些平台提供的教育资源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来源之一,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同时,雨课堂、超星、腾讯会议等提供的网络直播平台,解决了疫情期间学生足不出户接受网上教育的问题。2020年3月1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球发布了远程教学解决方案,推荐世界范围内可免费获取的27个学习应用程序和平台,我国的爱课程网、阿里钉钉、蓝墨云班课入选。但目前我国还缺少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专门的传统文化教育平台。

2.构建传统文化教育自媒体平台。

“自媒体”英文为“We Media”,是指普通大众通过网络等途径向外发布他们本身的事实和新闻的传播方式。随着微博、微信、个人网站、QQ等新媒体的兴起和快速普及,随着微信公众平台、今日头条、大鱼号等自媒体的出现,由于其传播主体具有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的特点,以及现代化、电子化的快捷手段,使得人们对其的关注热度迅速超越主流媒体。我们应该利用这些影响力巨大的自媒体去构建传统文化教育的平台,创新传播路径与维度,扩大传统文化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实现社交功能与教育功能的融合,达到传承推广的最佳效果。鼓励大众,通过自媒体传播传统文化,有意识地引导大学生通过新媒体开展互动学习,通过自媒体社交圈广泛传播传统文化,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形成基本的认知,掌握传统文化知识进而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

(二)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开发“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资源

“互联网+教育,通过影响学校的课程和教学模式,正在为教育领域带来一场数字化、信息化、全球化的历史性变革。”传统文化教育资源的开发应符合大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心理需求,“互联网+传统文化教育”课程资源,应力求知识性与趣味性相融合,传统性与现代性相统一,使传统文化走进现实、贴近现实,发挥能动性,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凸显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首先,合理整合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注重细化和分解,运用“互联网+”思维和新技术对这些资源进行重组,使之既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要求,又符合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需要;其次,在传统文化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注意不同层次知识的有效衔接,根据大学生的接受程度有针对性地选择传统文化内容,做到典型化、多样化、差异化,成为能够被大学生直接利用的在线学习课程资源;再次,在课程开发过程中,要发挥互联网丰富的功能性,增强教学中的互动、参与、反馈,将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以多种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增强直观感,提高趣味指向,为学习者真切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创造有利条件,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在教育全球化的当下,中华传统文化要不断审视自己,积极融入世界文明的浪潮中,进而形成兼具中华民族特色和全球化特点的现代性的文化。“互联网+”的时代已经到来,互联网与传统文化教育的结合,是传统文化教育在教学方式与模式上实现自我变革,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根本要求。(2020年第8期 孙惠欣,大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靳淑梅,延边大学师范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最新动态
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0533-2786727
邮箱:lgwindow@163.com
xinwen@sdut.edu.cn
欢迎大家通过本网投稿系统,
提供新闻线索和稿件。
网站管理: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高等教育研究院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新村西路266号
联系电话:0533-2786727
邮编:255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