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服务    高教视点    前沿聚焦    正文
【聚焦“互联网+”】 “互联网+”环境下硕士研究生教育导生学习共同体构建
作者:李军靠 丁一鑫 乔刚 来源:研究生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8 阅读次数:

当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导生关系存在着一些有碍教育质量提升的问题,而且随着近年来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张,硕士研究生的就读动机和个体需求呈现高度异质性,传统单一的指导模式很难适应新时代的需要,精准分析阻碍导师与硕士研究生和谐关系生成的深层矛盾,是提高当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新时期“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教育环境,对硕士研究生教育领域也产生了巨大冲击。以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育技术的变革为指向,“互联网+”技术为硕士研究生媒介素养的养成、自由学习环境的构建和学习资源的富集带来了极大的便捷,与此同时,互联网思维、大数据和云计算融入了硕士研究生教育领域,这使教育更加注重开放、更加追求创新、更加强调去中心化、更加重视学习体验,也使导生之间的互动更加便利、交流更加多元。在此背景下,硕士研究生教育导生学习共同体作为一种导生关系新范式,旨在构建一种导生能够共同成长的学习生态环境和良好互动关系,让导生和谐共存、有爱相依、双赢发展,能够使硕士研究生“好风凭借力”,在导师的关爱下更好地开展研究活动,激发硕士研究生的智慧火花,促进硕士研究生的健康成长。

一、当前硕士生教育中导生关系存在的问题

导师与硕士研究生是硕士研究生教育过程中教学与研究的基本要素,其关系也是硕士研究生教育活动中最重要和最核心的关系。但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硕士研究生教育活动也渐渐受到了世俗气息的侵染,不断涌现出社会化和市场化的弊端,如一些硕士研究生把导师称为“老板”,把自己自嘲为“廉价劳动力”。传统的硕士研究生教育管理方式如纪律、文化等对导生关系的约束逐渐解构,导师的学生观和学生的导师观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致使导生关系出现了一些新问题。

(一)疏远与冷漠带来导生心理关系紧张化

近年来由于高等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多校区办学模式的启动,硕士研究生教育生师比远远超标,以致硕士研究生导师教育教学疲于奔波、不断在各校区间“赶课”。另外,大学城的兴建,往往导师住城里、硕士研究生住城外的现象也造成了导生以往少有的“空间隔阂”,使导生在物理空间上缺乏接触交流的机会,导致导生关系单一化成了课堂上的讲与听的关系,具体表现为多数导师课上互动不充分,课后便仓促离去,难觅踪影,而且导生课后联系又不主动,造成导生之间互不关注和信任。另外,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学生又很少与导师进行情感上的主动交流,他们普遍认为自己不便与导师交流学习以外的问题,从而致使导师缺乏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情感导引与感染,学生也缺少对导师情感的感受和呼应。由于情感缺失而往往引起硕士研究生学习困难,甚至产生一些心理问题,这对硕士研究生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以及身心素质极为不利。

(二)机械与刻板带来导生教育关系单向化

在硕士研究生教育过程中导生教育关系往往表现为一种单向的知识灌输过程,导师们常常最重视对学生传授相关知识,而忽略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对学生人格的有意浸染。这样做难以激发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之教学内容教条、教学方法僵化,无法满足研究生的学习需求,因而教学相长的效果也就无从实现。另一方面,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研究生常常过多地依赖技术获取知识,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削弱导师对学生人格的影响。在技术依赖背景下研究生经常面对的是冷冰冰的电脑或其它智能设备,很少直面导师的表情、体会导师的情感,他们会觉得自己无法感受到导师的言传身教,更谈不上导师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从长远的意义来说,导师的人格或思想对学生的影响远远大于知识对学生的影响,而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冰冷的“人机对话”模式却窄化了导生的教育关系,致使硕士研究生教育中缺乏教室内制度性交流以外的导生面对面互动时空,从而也就在很大程度上消弱了研究生教育应有的效果。

(三)功利与庸俗带来导生工作关系利益化

经济时代知识商品化和利益化程度越来越高,在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下,硕士研究生教育导生之间原本是“探求真理”和“成长关怀”的纯洁交往关系,但却出现了逐渐沦为功利和庸俗的交易关系的现象,致使不少导师与学生的人生价值观、知识观偏离了正常轨道。究其原因,一是由于高校现有的教师考核和晋升机制的刺激,基本上都是以科研成果指向为核心。导师为了谋求更好的生存条件和发展,往往把大把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项目与论文中。二是不少导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设法提高知识传递的效率,在教育过程中要求硕士研究生必须接受和服从教师的控制和管束。三是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消费者,往往将导师的教学视作被动服务,动辄以“职业”“个性”为由拒绝导师的知识讲授和精神教化,而导师所做的或者是不断地改变各种教育方式,以创造各种新奇的教学点去贴合学生,或者走向另一极端,索性置之不理、任之听之。显然,这种功利性的导生关系让道德上的“善”和精神上的“美”不再是教育追寻的主旨,使得硕士研究生教育导生关系逐渐沦为外部利益诉求的工具,成为利益驱动的“松散的联合体”。

总而言之,硕士研究生教育中导生关系的紧张化、单向化、利益化等现状,让师徒间的亲善关系逐渐恶化,让当下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偏离了教育原本的“初心”,松散疏远的导生关系不但丧失了双方对真理探究的起点,更丧失了教育即培养人的美好愿望,大学最根本的立德树人目标被冲散,如同生产线上带有瑕疵的产品一般,让很多学生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因此,重构新型导生关系成为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当务之急。

二、“互联网+”下导生关系的新特征

新时期,“互联网+”下的教育信息化爆发式发展。教育信息化以其独特的优势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在高等教育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更是举足轻重,给传统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导生关系带来新的冲击,使得硕士研究生教育从导师主导迈向资源主导,也使人才培养过程从单一模式迈向多元模式,这在很大程度上解构了传统的导生关系互动模式。“互联网+”形塑下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导生关系特征不同于传统的权威性、利导型、单向度,其本质上是一种民主合作关系,其形式多种多样,其内容丰富多彩,它以硕士研究生的生命力和创造力重塑为旨归,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持续。因此,在学生个人意识不断增强的前提下,倡导硕士研究生教育导生之间以学习共同体为基础,建立一种平等、和谐、互动的合作关系应成为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互联网+”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交互的环境,还可以让导师与硕士研究生通过网络终端开展与教育有关的互动。学习资源的开放多元、信息共享的方便快捷、导生互动的民主平等,使得导生双方在特定的环境中通过一定的活动方式,发生各种形式不一、程度不同和性质相同的交互影响和作用,从而实现彼此间以学习信息和科研内容为关联的情感的交互,达到互惠共利、共同发展的目的,这使双方关系出现了过去从未有过的新特征。

(一)指导活动从权威转向平等

“互联网+”时代的教育信息来源的多样化,在一定程度上使民主、平等、合作成为可能,打破了以往导师执掌教学活动的权威性,让导生关系变得更加和谐友好。在“互联网+”环境下,研究生是学习、认知、发展的主体,导师是组织科研活动、调整指导策略、改变研究行为、实施研究生评价的主体。研究生教育活动若没有主体间的对话,将不利于研究生与导师关系的发展。一切教育的影响是以主体间互动为基础的,只有这样,教育影响才能内化为研究生的素质。“互联网+”环境下的导师权威不同于传统导师权威,它是建立在双方对信息源的共享和教育民主的角色功能基础之上的,这使得导师不再拥有绝对的话语权。此种情况下,教师与学生在知识的学习与探究中都是知识、信息的贡献者,导生共同分享收集而得的知识,通过不断的对话与试错,共同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体验,将“要我学”转为“我要学”。同时,伴随着“互联网+”带来的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导师的知识垄断地位受到严峻挑战,导生的科研合作、学术交流、情感交互必将发生一系列显著的变化,教学活动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重知识指导向重科研合作转变、由同质教育向差异教育转变,导生关系则由权威服从转向民主平等、由松散稀疏转向和谐共生。

因此,在“互联网+”时代,导师在充分发挥指导作用的同时,硕士研究生也应发挥其学习能动性。自我发展处于硕士研究生发展的顶层境界,自我主导是自我发展的目标,是衡量硕士研究生是否成长的关键。研究生自主自律、自觉自省地完成与本专业内容相关的网络资源的学习,有能力也有条件成为学习的主人,他们可以个性化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案,可以与导师实时互动,可以不分场域向导师请教问题,导师也可以随时给予学生反馈。一方面,导师可以随时营造轻松友好的学习氛围,在尊重学生的前提下,以关怀爱护的态度对待学生,允许学生随时提出不同的见解。另一方面,硕士研究生也要充分尊重导师,相信导师的知识权威和“真善美”的人格魅力。导师的高尚品德、卓越的才能、美好的心灵,不仅是研究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学习对象和内容,而且也是研究生核心素养养成的重要源泉。

(二)交往活动从依赖转向自主

在传统研究生教育活动中,导师处于中心地位,负责教育目标的制定、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管理以及教学评价,研究生则是导师教学计划的执行者,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更多依赖于导师的安排。而在“互联网+”时代,翻转课堂、微课、MOOC的出现,研究生可以在专业范围内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地点、进度等。在此情形下,事实上研究生自己在教师“教”之前已经开始学习了,而且在收获知识、培养专业热情之前还训练了自身的自律品质,从而在之后与导师的对话中,研究生会主动建构自己对问题的认知,而不是全盘接受教师的知识“填鸭”,学生不再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而是将问题融入生活场域中,会多关注一些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热点问题,自主地去学习相关概念与表达方式,通过辨别讨论形成自己的观点。很显然,研究生自主学习非常有利于思辨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形成。由此看来,在“互联网+”时代,研究生对导师的绝对依赖逐渐溶解,其专业发展更多地依赖自身自主性。这种自主性的学习强调的是场域的互联与合作,这就要求导生之间必须形成良好的认同和信任,以更好地获得心灵上的契合。

为此,一方面导师可以通过网络工具与研究生进行交互活动,另一方面导师也必须创造机会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当然,在导生交流中导师可以在关心学生学习之余,增加对学生其他方面的关心,承担师者的立德树人的责任,比如导生间可以交流些成长中的困惑,以增进导生间的亲近感,这样可以弥补因技术介入而稀释了的导生间面对面交流的情感度,从而构建更为和谐的导生关系。很显然,在此种情境下,导生之间需要以对话、交流、互动作为“新引擎”,才能真正实现双方的共同成长。

(三)学习活动从封闭转向开放

在传统的研究生教育中,更多地表现为导生们面对面交往的口耳相授,教学过程是封闭的、单向的、内敛的,强调导生之间以固定时空为主的群体性交往和单向人际情感的维系。“互联网+”时代,学习的场域无处不在,更为多元开放。面对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导师和研究生双方都要自我革新,成为新知识的体验者,这就要求导生之间的关系是共生与合作的。学习活动中研究生的积极参与,为导生双方交流互动创造了更多的生长点。导生可以分享收集的学习资源,可以分享学习体验,研究生也可以向导师征询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获得导师的一对一指导,从而增进导生感情,提高导生交往质量。在这样的环境中,技术成了架构导生之间交往互动的桥梁,课堂权威性的学习方式被逐渐解构,取而代之的是更为便捷自主的主动性学习。凭借“互联网+”,研究生可以选择分散化的自主、个别、远程学习,通过使用多种资源来获取知识、建构知识体系,导师也可以及时调整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利用多种手段检测研究生的学习成果。于是,导生常态化处于以共同学习主题的、分享讨论形式的“嵌入式”状态,研究生可随时随地与导师进行头脑风暴,利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灵活自由地学习,从而在越来越开放的教学环境里,下意识地学会与导师的良性沟通,积极构建导生学习共同体的一般形态。

三、“互联网+”下导生关系重构:学习共同体

学习共同体的概念由学者博耶尔于1995年首次提出,他认为,“学习共同体可以视为一种组织,它能够向所有人提供因共同体的使命而朝他们共同的愿景一起学习的机会,分享学习的乐趣与成果是共同体中人们的旨趣,知识的旅程和理解世界运作的方式同时成为人们共同的路径,通过相互作用和共同参与实现教育这一相同的目标。”

根据此定义,研究生教育中的导生学习共同体应是导师与研究生之间以共同科研愿景、生活价值和情感维系为基础进行社会交互的一种新型伙伴关系体。可以说,研究生教育导生学习共同体是一种结构与环境的整合,更是一种精神与行为的同一,二者的双重融合与互动构成了共同体的精髓。倡导研究生教育中导生共同体式的学习意味着研究生教育中教与学关系的变革,教学的受体将转变为主体,单向的知识传授过程将转变为开放创新的合作互动过程。具体来看,硕士研究生教育导生学习共同体有以下特征。

(一)去中心化

研究生教育导生学习共同体从本质来看,是一种存在天然联系的良性关系维系共同体,整个教育实践活动就是教学相长的过程,不存在没有“教”的“学”,也不存在没有“学”的“教”,在教学或指导过程中,导师与研究生之间都存在着必然的关联性,双方都各有其教育价值。导师利益与研究生利益互为一体,这同时也是导生共同体的整体利益。导生学习共同体构建并不是单一科研引擎的叠加,而是以一种科学的借力机制为基础的围绕统一的核心目标、内部彼此密切联系、外延不断延伸的过程。当前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颠覆了传统的学习模式,不断消解着“为师者授,为徒者承”的思维方式,随着环境的变化,很有可能出现“为师者为徒,为徒者为师”的现象,研究生不再只是知识的“容器”,而转变为知识的“生产者”与“参与者”,通过互动交流与导师共同构建知识。因此,以导师为中心或者以研究生为中心的对立导生关系,最终会走向以平等对话为前提的导生学习共同体。

(二)互学共生

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认为应把教育建立在人际互动上,这就蕴含着教育主体之间本质的社会属性。在传统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下,导师对研究生的学习负有主要责任,他们的学术水平、科研能力和人格特征会对研究生产生直接的影响。但在现实中,多数导师在指导硕士研究生时,往往只注重研究方向的引导、学术规范的训练,而疏于对学生科研兴趣与动力的激发。对此,研究生往往能够一时受益,迅速确立起自己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向,但由于缺乏深厚、持久的学术兴趣,会使其学术研究只停留在知识表面而难于深入。而研究生导生共同体以知识为媒介拓展双方的交往活动,一方面研究生在导师的热心指导下系统学习专业知识,同时习得生产生活的经验,通过导师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获得导师在教育活动中的“首肯”,增强应变社会的能力,研究生的学习动机和热情因导师的因材施教、因势利导而被点燃。另一方面,导师在用个人的知识、经验、才能、品德教育引导研究生的同时,也在不断自我提升,导师的“权威”和“真理”不再是传统的认知惯性,而是源于对学生的关爱和帮助,进而转化为双方新的交往互动活动。因此,导生共同体的形成是一个共生互学、拓展认知、进而获得归属感的生活过程。

(三)情感交互

在一个日益开放多元的现代社会中,自我封闭式的学习方式已不符合研究生成长规律,无论是端坐图书馆查阅文献,还是静坐电脑前冥思苦想,都难以有效地开阔研究视野、激活研究思路。在自由和谐、包容开放、共生互学的研究生教育导生学习共同体氛围中,双方更容易心连心地感受对方的真情实感,能够不断促进彼此间的相互信任和了解,继而形成情感交流频繁、互诉衷肠的共同话题。一方面导师的谆谆教导能够激发出学生的探索兴趣和创造激情,另一方面学生的不断质疑有利于教师拓展新视野、探索新路径。导生间双向互动合作,才能营造出创新思维迸发的教育生态,围绕同一核心彼此交流意见、发表看法、互相启发,并孕育出科研成果。知识在此情境下被看作是复杂的和社会建构的,不再只是研究生走导师的“老路”,只有学术权威的意见和声音,而是可以通过研究生自身的实践去提炼和创造的,这样,导师就由之前的控制者和管理者变为学生的支持者和引导者。

四、“互联网+”下导生学习共同体构建策略

“互联网+”浪潮的到来打破了传统的研究生教育导生相处模式,让导生以教学相长、兼容并包为基点,在相互认可、合作、尊重的理念中协同发展。研究生教育导生学习共同体正是顺应了此种趋势,有助于促进导生双方围绕共同学习愿景的合作学习,在广域的生活情境中达到知识和技能的内化,实现相互配合、平等交流的新型伙伴关系,激发出双方内在强烈的创新性及其知识贡献力。“互联网+”环境下的研究生教育导生学习共同体构建,可以通过倡导导师与研究生的主体化回归、设计规划共同的科研愿景、用心营造好共同体互动环境、搭建研究生导生双方互动的多种平台来展开。

(一)倡导导生主体化回归

硕士研究生教育导生学习共同体的最大特点在于主体间性,无论是导师还是研究生个体,单独一方的侧重都不足构成完整的共同体,因为自我主体并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始终存在着与其他主体的沟通交流。

也就是说,在研究生教育导生学习共同体中,只有“我们”的认知,没有“我”的自大,交互主体之间始终发生着“同一性知觉”,传统“主体—客体”的二元对立的习惯性认知根本不复存在。在这个整体中,“我们”即是“我”,我也是“我们”。由此可见,导生共同体的一元性消解了传统的主客体的对立关系,而是以平等、民主、协商、合作为基础,使导生关系转变为共生共在的主体间性关系。

因此,研究生教育导生共同体的建构必须倡导导师与研究生双方的主体化回归,具体要做到两个方面:一是导师要主动意识到自身教学行为对研究生主导与控制的范围,不要介入学生正常学习行为或对其强制干预。导师自身更应该从多维度、多途径提升对研究生导学的专业责任和能力提升方面,导师可凭借“互联网+”下的各种平台,通过和研究生共同对课程的参与和创造,教会研究生最大限度地开发与利用学习上的自我空间。另一方面,研究生需要积极生成、建构、形塑自己的主体意识,学会自主运用选择权与话语权的能力,要从传统的学习方式中解放出来,通过提问、交流、对话、社交,在与导师互动交往过程中获取知识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与导师一起最大化地彰显协作的魅力。

(二)谋划共同的科研愿景

在硕士研究生教育导生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中,共同科研愿景是紧密联系导师与研究生的关键纽带及情感归属,这也是学习共同体建立的初衷。所以,研究生教育导生共同体在构建之初就要将科研愿景放到首要的位置,这是导生一切学习、交往活动得以开展的基石,这其中要重点把握好一个“点”,即在尊重导生间个体差异的前提下,在学习共同体塑造中找准自我的位置,充分彰显“求同存异”“和谐一致”的互利共生的共同体特色。在此情境下,教学内容不再仅关注“教什么”“如何教”,而是更加关注“如何学”“怎么学”,导师与研究生共同在“教与学”的学习世界中面对各种情境,通过平等“对话”与“合作”找到双方的契合点。对于硕士研究生教育导生学习共同体而言,传统课程不再过多纠结于内容,而是要让研究生通过自身的人生经验来体验学习场景,把自我主导作为学习质量的核心,让“工具人”和“功利人”变为“生命人”和“个性人”,以此实现其现实世界与理念世界的和谐统一。

(三)营造良好的互动环境

构建硕士研究生教育导生学习共同体的另一个重点是营造好的互动环境。这里的环境包括有形和无形两个方面,有形的环境指双方在共同协商的前提下的具体互动方式,包括共同体中的问题反馈机制、学习流程机制、具体指导方法、有效学习方式、固定或流动的互动学习活动地点等,同时还包括在实体教学活动中,导师和研究生通过协商确定的具体课程目标和科研成果认定等。无形的环境指的是双方在学习共同体中参与塑造的文化、主体间平等有效的对话、双方科研方式的惯习等。这些互动环境的用心经营是导师和硕士研究生共同参与和成长的前置条件,有利于形成“泛在学习”环境,即任何学习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形成双方彼此关心、相互合作、彼此欣赏、民主平等互惠的合作交往场域,最终在促进双方科研水平、生活体验、知识学习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搭建导生互动多元平台

多元互动平台的搭建和推进对导生共同体的形成至关重要。事实上在硕士研究生的教育过程中,导师一般要扮演两种角色:一是从事专业知识教育的普通授课教师,开展与研究生学习、学业、学术相关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此为第一课堂。二是学生在生活成长路径上的引路人,开展各种非正式的隐形教育活动,教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其中,人与人之间的共同相处、合作与生活,被看做是会生存与会生活的重要标志,此为第二课堂。研究生导师这两种角色的本质都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因此,只有搭建导生互动的多种平台,例如学习活动交流小组平台、职业计划训练平台、学业规划发展平台、兴趣指导成长服务平台等,才能让导师深入学生的学习生活,通过对话、合作、探究等方式彰显导师与硕士研究生的各自所长,从而真正实现导生学习共同体的共生互学、教学相长,也才能让导师和硕士研究生都能找到“心之所属”,都同时能体会到归属感和认同感,体会到人之交往、互动、合作的心灵契合之魅力。(2020年8月 李军靠,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丁一鑫,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师;乔刚,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师,北京理工大学博士后。)

最新动态
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0533-2786727
邮箱:lgwindow@163.com
xinwen@sdut.edu.cn
欢迎大家通过本网投稿系统,
提供新闻线索和稿件。
网站管理: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高等教育研究院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新村西路266号
联系电话:0533-2786727
邮编:255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