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服务    高教视点    前沿聚焦    正文
【聚焦“互联网+”】互联网+“国际双师教学”: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新途径
作者:田晓燕 野中阳一 来源: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发布时间:2021-03-19 阅读次数:

一、引 言

世界全球化的进展促进了知识和技术的无国界交流,进而促进了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与国际协作。基于此,很多国家都把推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作为提高本国高等教育质量、提升本国技术创新能力以及本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重要途径。中国在不断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双一流”建设过程中,国际化也成为了高等教育的发展战略之一。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标准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教育观念的国际化和高等院校的国际化。其中高等院校的国际化又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内容:一是教师资源的国际化;二是课程设置的国际化;三是学生来源的国际化,而在这三者之中,教师资源的国际化又是后两者的前提和保障。

以教师资源为核心的教育资源的配置,直接影响着世界各国的教育公平问题,而教育公平又是实现社会公平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保障。近年来,在中国,为了解决国内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特别是优质师资匮乏的问题,互联网+“双师教学”应运而生。互联网+“双师教学”作为现在中国教育界新兴的教育和互联网科技有效结合的教育模式,不仅解决了教育资源的平衡配置和优质教师资源的有效利用问题,而且它还能够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最大价值,各尽其能,互相配合,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本研究采用文献调查和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首先,在对中国国内互联网+“双师教学”的缘起、发展、理论研究现状以及特征等进行追溯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互联网+“国际双师教学”的理念,构建出互联网+“国际双师教学”的授课流程,进而指出了互联网+“国际双师教学”的特征和优点;其次,分析了高等教育实施互联网+“国际双师教学”的必要性;最后,指出高等教育实施互联网+“国际双师教学”面临的主要课题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旨在期待互联网+“国际双师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模式可以成为有效促进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新途径。

二、双师教学

随着互联网等信息与通信技术(Information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简称ICT)的发展,各行各业每天都在迎接新的挑战和变化。教育也早已不再仅仅是一块黑板、一本教材再加上一支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2013年,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即:慕课)进入中国后被引入大学课堂,现在早已为人们所熟知。同年,中国国内出现的互联网+“双师教学”,更是不仅打破了传统教师教学被地域限制的局限性,让身处任何地方的学生只要在双师智能硬件的辅助下,都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名师课程,而且还最大限度地还原了传统课堂面对面授课的场景,给了学生如同现场面对面授课的体验。名师线上远程授课,辅导教师线下当面指导,再融入AI,VR等先进的科技元素,不仅使学生更容易吸收线上教师传授的知识,而且还大幅度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互联网+“双师教学”

1.互联网+“双师教学”的缘起和发展。2013年6月20日,神舟十号的航天员王亚平等人通过电视直播的形式,为地面上8万多所中学的6000多万名学生进行了一堂太空授课。这次太空授课堪称中国教育史上规模最大、学生人数最多、授课方式最为特别的一次教学活动。当时授课的地面教室就设在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人大附中)。

2013年9月,为了实现国家基础教育机会的均等和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人大附中在太空授课的启发下,以MOOCs的理念为基础,将初中1年级的数学课堂教学实况,通过网络传输给广西、内蒙古、重庆、河北、北京延庆5个地区的13所乡镇学校。这项实验被称为“双师教学”,是一种旨在促进教育均衡的,具有公益性、创新性的教学模式,最终取得了比较优异的教学效果。

从2015年开始,好未来、新东方、高思等一些国内著名的教育培训机构借助于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开始陆续推广“双师课堂”课程,这给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一场冲击与优化。2017年两会召开时,全国政协委员、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曾经在一份建议中提到利用“双师课堂”可以极大地解放教育生产力和提高教师产能,进而解决优质教育资源稀缺和师资力量匮乏的问题,同时通过辅导教师的协同授课,能够大幅度地提高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沟通以及个性化辅导的频次及深度。

2017年以后,受英语口语试改革政策的影响,乐学习、微语言、学邦教育等教育培训机构开始与公立小学、中学、高中合作,共同开展“中外教英语双师课堂”,这是由培训机构严格甄选的以英语为母语,具有TESOL(Teaching English to Speakers of Other Languages)证书的外籍教师线上远程授课,公立学校的英语教师线下互动配合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既解决了英语外籍教师资源不足的问题,又可以培养具有听说读写全能化英语素质的国际人才。

2.互联网+“双师教学”的理论研究现状。人大附中的“双师教学”、好未来、新东方等教育培训机构的“双师课堂”、乐学习、微语言等教育培训机构与公立学校合作开展的“中外教英语双师课堂”在实践和理论研究中虽然叫法各异,但都是由教学能力较强的教师(以下简称主讲教师)通过互联网同时面向多个班级进行远程直播授课,辅导教师在教室里负责维护课堂秩序、课后答疑等。

在中国知网(https://www.cnki.net),以关键词为“双师教学”或含“双师课堂”对发表时间在2013年1月1日以后的文献进行检索,不设置期刊来源,共检索到88篇文献。经阅读和梳理文献发现,符合上述含义的研究文献有48篇,其中期刊论文44篇,硕士论文4篇。具体发表的时间,如表1所示。除了2013年度,互联网+“双师教学”刚开始发端,没有研究文献;2020年度的统计尚不完全,不具有代表性外,从其余年度的发表情况来看,总体上是呈上升趋势的(图1)。48篇文献中,题目里出现“双师教学”字样的有30篇(含硕士论文3篇),出现“双师课堂”字样的有10篇(含硕士论文1篇),可见“双师教学”的概念使用更为广泛。为了研究方便,本文一律采用“双师教学”这一出现频次更高的用语。

 

3.互联网+“双师教学”的特征。诸如慕课之类的远程教育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论何时何地任何人都可以在线学习,课程质量高,并且大部分课程免费,但在这类远程教育中,以教师单方向在线授课为主,不具有即时互动性,欠缺教育所谋求的授课中的同时双向互动、及时反馈、个别指导以及课后评价等。最近二三十年,越来越多的研究文献中出现了对学校里相互隔绝的教师文化的批判,以及对相互合作的教师文化的强力倡导。在这种背景下,国外各个层次的学校中开始流行一种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教师对同一个学生群体协同授课的新型教学模式(Team Teaching,以下简称TT型协同授课)。这种教学模式在国内也被称之为“双师型”教学模式,即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师充分利用各自的特长,在线下协同对学生进行授课和指导,教师之间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能够面对面实时互动交流。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后分析发现,在中国,这种“双师型”教学,主要有校企双师型、校际双师型、校内双师型三种类型,目前在高等职业院校,校企双师型教学被大力推广和实施。

如图2所示,互联网+“双师教学”是有效整合了慕课和TT型协同授课两种模式的优点,主讲教师和辅导教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协同进行教学的远程授课形态,也可以称之为“同期协同远程授课”。互联网+“双师教学”中,一个主讲教师可以在线同时给多个班级的学生进行高质量的授课,并且利用“双师教学”系统与学生及辅导教师进行实时互动交流;辅导教师在线下进行当面指导,及时反馈授课情况。

(二)互联网+“国际双师教学”

1.互联网+“国际双师教学”的含义。所谓互联网+“国际双师教学”就是利用以互联网(特别是5G网络)和云服务平台(Cloud Service Platform)为依托并融合了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即AI)等先进的信息与通信技术构成的“国际双师教学”系统,将外籍主讲教师(优质专业课程的著名教师)的国外授课端与复数的国内学生教室端连接到一起,外籍主讲教师的优质课程可以同步传送到国内多个学生教室端(一名外籍主讲教师能够同时对多个班级进行授课),并且在授课中与国内学生双方向高清音视频实时互动交流,还原传统课堂的面对面教学环境,辅导教师(国内高校相关专业的在职教师)在学生教室端全程配合外籍主讲教师授课并适时地对学生进行集体或者个别指导的国际同期协同远程授课模式(图3),也可以称之为“1+N”国际同期协同远程授课模式。所谓“1”既指1个外籍主讲教师,也指一个国外授课端;所谓“N”既指N个国内辅导教师,也指N个国内教室端。

2.互联网+“国际双师教学”的授课流程。在“国际双师教学”的授课过程中,外籍主讲教师在国外的直播间或者国外大学的教室里,通过以互联网和云服务平台为依托的“国际双师教学”系统进行授课,并与辅导教师和学生之间实时保持着互动交流,给学生如同面授一样的上课体验;辅导教师除了通过“国际双师教学”系统与外籍主讲教师实时双向互动协同授课,还需要负责在班级内维护课堂秩序、适时介入指导学生等。

如图4所示,外籍主讲教师与中国籍辅导教师,在课前协同准备,课中协同授课,课后协同对学生进行指导和评价,各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为高质量的授课和有针对性的指导提供有力的保障。

3.互联网+“国际双师教学”的特征及其优点。

(1)教师间的国际协同教学有利于课程设置和教师教育观念的国际化。教师职业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唱“独角戏”,大多数情况下仅凭一己之力解决课堂里随时发生的各种问题,与其他的教师相互隔离,没有协作与配合。美国教育家杜威曾指出:教师间如果协同工作,共同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教育环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有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互联网+“国际双师教学”中,外籍主讲教师和中国籍辅导教师间具有非常高的协同性。教师间的国际协同教学,可以充分发挥教师各自的优势,互相取长补短,增进彼此间的文化理解,既有利于课程设置的国际化和授课质量的提升,也有利于教师教育观念的国际化和自身的成长,进而促进高等教育的国际化。

(2)师生间尤其是外籍主讲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国际远程互动交流有利于学生的“国际化观念”和“全球意识”的培养。课堂作为人类成长不可或缺的一个场所,其基本的活动方式必然以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作为主要形态。没有教师和学生相互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教学过程就不可能发生。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该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背景之下所进行的形式复杂多样的、高密度的沟通与合作。为了促进人的主体性不断生成与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应实施师生互动性强的教学方式,使教学成为一种在知识、情感、思想以及精神等各个方面具有相互作用和不断交融的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

互联网+“国际双师教学”是一种师生间互动性非常强的教学模式,除了课上外籍主讲教师、辅导教师和学生三者之间的实时互动交流,辅导教师在课前、课后也和学生保持着沟通和交流。其中,外籍主讲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国际远程互动交流,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和研究具有国际视野,提升学生的国际性思考能力、表现能力和判断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观念”和“全球意识”。

(3)生生间的国际交流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国际交往能力和外语水平,进而提升学生的国际性思考能力、表现能力和判断能力。外籍主讲教师在教室授课的情况下,国外教室听课的学生,在授课中可以和国内教室听课的学生通过“国际双师教学”系统平台进行交流,在课前和课后也可以通过微信、SKYPE等即时通讯工具保持沟通。在不断地交流和沟通中,可以提升学生的国际交往能力和语言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国际性思考能力、表现能力和判断能力。

4.互联网+“国际双师教学”与传统的外教课堂的比较。如表2所示,互联网+“国际双师教学”相比较于传统的外教课堂,具有以下的优点:

(1)学生不出国门就能接收到如同面对面授课一样的外籍名师课程。

(2)避免了繁杂的外教聘用、入境手续以及对外教在校期间的管理工作,并且只需要支付课时费,无须支付往返机票费、保险费以及住宿等费用。另外,“国际双师教学”中一个外籍主讲教师可以同时给多个班级授课,进而节约了办学成本。

(3)外籍主讲教师不出国门,在自己熟悉的工作和生活环境里就能够通过“国际双师教学”系统进行远程授课,更利于高校聘请到高水平的外籍主讲教师,进而有利于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此外,“国际双师教学”系统所具有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功能,不仅可以给出适合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建议,也有利于教师对授课过程进行分析、回顾、总结和反馈,进而改进授课方式,提升业务水平。

三、高等教育实施互联网+“国际双师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一)国家层面

20世纪90年代,中国政府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大学的国际化成了其中重要的建设内容。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了“一带一路”的重大战略构想,这为进一步推进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水平,提升高等教育的教育质量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机遇。

(二)学校层面

各高等院校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的主要手段包括教育观念的国际化、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的国际化、优质外籍师资的引进,而且这三者也是一个学校国际化教育质量的直接体现和教育国际化评估的关键性指标。

(三)教师层面

2019年两会期间,时任大连外国语大学校长刘宏代表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外籍教师在中国工作存在制度性障碍,虽然高校与外籍教师之间签订了聘用合同,但却没有明确规定双方之间是劳务关系还是劳动关系,遇到纠纷时,双方的合法权益都无法得到充分保障。对于一些希望长期在中国高校工作的高水平外籍教师,因为无法取得正式教师的编制,导致出现子女就学、购房买车、退休养老等方面的问题,从而制约了优质外籍师资的引进。引进高水平的外籍教师,促进教师队伍的国际化是提高高等教育教学质量,保证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最基本条件。不同文化背景的教师协同授课,有利于不同文化的交融和知识的创新。

(四)学生层面

随着世界的全球化,高等教育需要培养具有国际观念、全球意识以及国际的思考能力、表现能力、判断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国际化人才。要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目标,就必须引进优质的国际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接受相关专业国际名师授课的机会,开展具有全球视野的研究和学习。同时,还需要增加学生之间国际化和多元化交流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观念”和“全球意识”。

四、高等教育实施互联网+“国际双师教学”面临的主要课题及对策

(一)互联网技术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5G网络的兴起,为“双师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但“国际双师教学”的跨国网络传输,由于存在技术壁垒,会出现卡顿现象,这会严重影响上课的效果。目前国内的一些双师系统开发商,正在积极突破技术壁垒,解决“双师教学”的跨国网络传输问题。

(二)教师

1.关于外籍主讲教师。高等教育实施“国际双师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引进优质的教学内容和高水平的外籍师资,提升学校的国际化水平,促进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进而推进国家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因此,外籍主讲教师最好是各高等院校的国际合作交流院校的各相关专业的优质师资。

2.关于辅导教师。“国际双师教学”中,对辅导教师的要求会更高,不但需要专业知识,还需要达到一定的外语语言水平,这样才能在“国际双师教学”中既可以很好地配合外籍主讲教师授课,又可以对学生进行及时、有效地指导。另一方面,对辅导教师专业知识和外语语言水平的要求,也间接提升了学校的国际化水平。

(三)教学语言

在一些希望实施“国际双师教学”,但辅导教师虽有专业知识而外语语言能力欠缺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授课顺利实施,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式:

1.同声传译。在外籍主讲教师端可以同时设置同声传译间,由兼具专业知识和语言能力的人,同时传译主讲教师授课的内容以及师生间课堂交流的内容。

2.分阶段教学。对于大一、大二的学生可以进行外语口语的“国际双师教学”,到了大三以后,在学生的外语达到一定水平时,再开展相关专业课的“国际双师教学”。

(四)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是“情境”“协作”“会话”与“意义建构”,学习应该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以及特定情境下进行的活动,通过和教师与同学进行协作以及会话,进而达到对知识的意义建构。“国际双师教学”课程设置的国际化,作为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举措,其设计与开发,应该以先进的国际化教育观念和教学设计理论为指导,充分利用情报信息技术的优势,具有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不受时空限制、远程多向互动、便于国际合作与交流的特点。

(五)国际教育体制的整合

教育体制是一个国家在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基于自身对于教育本质的理解,秉持着一定的教育理念,平衡各方的利益关系,最终制定并付诸实施的教育组织和教育制度体系。教育体制的形成是国家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综合作用的结果,既具有全球性,也具有各国独特的地域与民族特性。“国际双师教学”,可以促进不同国家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制度、教学模式的相互学习、交流与合作。在其实施过程中,面对各国不同的教育体制,如何求大同存小异,寻求一个各方都认可的平衡点是至关重要的一个课题。

(六)国际知识产权的保护

由于国情的不同,国与国之间在知识产权保护程度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在“国际双师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国际知识产权的保护也是必须要留意的重点问题之一。

1.关于版权的保护。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由于授课内容难以被复制和传播,其所有权也就不易被侵犯。但随着情报通信技术以及远程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师的授课内容和形式开始多样化,其中的多媒体课件、录音录像讲座等版权作品很容易被复制和传播。“国际双师教学”的课程作为集文字、图形、图像、颜色、声音于一体的多媒体教材,版权更容易被侵犯。为了避免纷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以合同的方式明确“国际双师教学”的课程资源的版权归属问题。一是在外籍主讲教师的聘用合同中,明确规定职务作品的范围;二是归属于教师的作品,可以在教师自愿的情况下,通过书面协议将版权无偿或者有偿转让给高等院校,或者许可高等院校在一定的范围内无偿或者有偿使用。

2.关于专利权的保护。“国际双师教学”课程的设计、开发和制作,会使用大量的网络技术,必然会涉及到专利权的保护问题。为了维护各高等院校的利益,同时保护教师进行发明创造的积极性,双方可以通过合同的形式约定专利权的归属、转让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利益分配。

综上所述,在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过程中,优质的国际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的外籍师资的引进已经成为其发展的制约因素。再加上中国幅员辽阔,很多高等院校地处偏远地区,国际化更是难上加难。中国国内的互联网+“双师教学”的发展基本进入成熟阶段,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其成功经验,积极开展高等教育互联网+“国际双师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进而有效促进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水平。(2021年1月 第46卷第1期 田晓燕,博士,东京学艺大学大学院联合学校教育学研究科,主要研究方向:教育方法论。野中阳一,横滨国立大学,教职大学院教育学研究科)

最新动态
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0533-2786727
邮箱:lgwindow@163.com
xinwen@sdut.edu.cn
欢迎大家通过本网投稿系统,
提供新闻线索和稿件。
网站管理: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版权所有©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  高等教育研究院
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新村西路266号
联系电话:0533-2786727
邮编:255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