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医学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及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始终从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谋划落实学校服务和融入黄河重大国家战略工作,坚决扛牢大学使命担当,一体推进医疗、教育、科技、人才等四大支撑建设,奋力书写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滨医篇章”。
(一)强化医疗支撑,守护黄河流域人民健康。作为黄河流域医学院校联盟成员单位,学校坚持“四个面向”,始终以服务黄河三角洲人民健康为己任,打造先进技术集群。注重以点带面。延伸服务半径,扎实履行公益责任,发挥附属医院省区域医疗中心带动辐射效应,牵头成立黄河三角洲专科联盟36 个,覆盖医疗单位300 余家,构建以专科为纽带、医教研管服数为主体的医疗服务矩阵。注重拔尖筑峰。依托黄河三角洲区域医康养特色示范工程、黄河三角洲精准医学实验中心建设,构筑专科学科高地,学校直属附院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3 个、省级重点(特色)专科46 个,优势学科专科数量位居黄河流域医学院校前列。注重服务基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深化与广饶县中医院等58 家黄河流域医联体医院合作,持续输出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长年免费开展乡村医生培训、对口支援等帮扶行动,赋能黄河三角洲基层医疗卫生事业。
(二)强化教育支撑,培养黄河战略急需人才。学校紧密对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需求,统筹推动“四链”深度融合,积极塑造医药卫生人才培养优势。聚焦课堂育人。立足新医科建设,打造服务黄河国家战略课程体系,形成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创新创业课程、选修课程“金课群”,《黄河流域洪水及水体污染案例》等三门课程入选省本科高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课程思政优秀案例。依托临床医学、康复治疗学等国家级省级优势专业,成立黄河流域医养健康学院,获批省级专业特色学院。聚焦协同育人。牢牢把握省市共建重要契机,着力建设一批科教融合育人案例库、科教融合示范课堂、科教协同示范基地,获批工信部首批“专精特新产业学院”建设项目。聚焦文化育人。深入挖掘学校精神与黄河文化内在联系,讲好黄河岸畔教育医疗故事,以高校视野不断丰富黄河文化价值体系。组织11 支实践队在沿黄地区开展黄河国家战略宣讲,入选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来华留学生获“黄河湾”国际青年汉语大赛决赛一等奖等,助力黄河文化海外传播。
(三)强化科研支撑,塑造黄河安澜创新优势。学校积极链接以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为主体的科研创新体系,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增加更多高质量科技供给。打造高能级平台。开展黄河生态保护科技平台建设,获批省高等学校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创新中心2 个。统筹黄河流域省
市科研平台,围绕黄河流域疾病分子诊断与细胞药物治疗、环境与健康等问题开展协同创新研究,作为山东唯一学校获评“全国公共机构水效领跑者”称号。倍增特色化效应。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健康研究院建设,发挥“泰山学者”特聘专家等高层次人才力量,立项国家级课题2 项,省部级课题3 项。加速产学研转化。突破“卡脖子”技术研究,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原创探索计划项目等国家级课题20 余项,在《nature》等顶级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70 余篇。成功研发基于悬浮芯片技术的流式检测仪器,实现相关进口设备的国产替代。聚焦肿瘤核心检测试剂编码微球的制作及相关检测标志物基础研究、试剂盒的研发,搭建黄河流域疾病分子诊断与细胞药物治疗发展基地。
(四)强化人才支撑,蓄积黄河向新动能活力。学校不断加大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育力度,以“人才雁阵”赋能高质量发展。积聚高端人才。学校教师发展中心成功入选首批山东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入选国家级人才,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齐鲁扁仓领军人才、骨干人才和杰出青年人才,省社会科学学科新秀奖94 人。引育高端团队。把握全球人才流动窗口期,紧扣黄河流域生物医药、康复工程等重点领域,广泛吸纳相关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团队,先后涌现出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入选山东省分子靶向智能诊疗技术创新中心,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为推动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