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管理中心是学校教学、科研的重要支撑,作为中心负责人,我要团结带领全体成员,深入学习、领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发展理念,加快实验室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建设适应学校发展的高水平实验室,为培养“五有”人才、推进一流学科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解放思想,高点定位,加强实验室规范管理。2019年是学校强化落实年,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与时俱进,在“一精神”“一规划”指引下,解放思想,高点定位,加强实验室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科学布局,建立实验室分类建设和管理的体制机制,推动我校实验室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强化监督、狠抓落实。组织科学而充分的仪器设备购置前期论证,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益,保证拟购设备的合理布局和科学配置,减少投资失误和资源浪费。按照“爱师生、有活力、敢担当、懂规律、守规矩”的要求,强化服务意识,以服务促管理,以管理促服务,为师生提供优质服务。
构建实验室安全体系,保障教学科研的良性运行。我们始终把实验室安全放在第一位,进一步完善学校、学院、实验室安全三级责任体系和制度体系,逐步建立从实验室安全教育到实验废弃物处置的实验室全生命周期安全运行机制。高度重视实验室安全教育,按照学校《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试行)》的要求,面向全体师生全面实施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加强对存在危险因素的、具有安全隐患的教学、科研实验项目进行评估审核。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做好危化品集中监管工作,加强个人防护和实验室安全设施升级改造,确保师生人身安全和实验安全。定期检查实验室安全环境条件,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以查促改,以查促建,形成行之有效的实验室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机制,为学校发展提供良好的教学和科研环境。
优化基础资源配置,分层次建设实验平台。我们要坚持争创一流,保障重点,进一步加大仪器设备投入力度,探索建立以绩效考核为核心的仪器设备论证体系,做好资源配置和条件保障工作。按照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统筹考虑学科专业的发展方向和教学、科研的需要,实施实验室分类建设和管理,有计划、有重点地做好基础、专业和科研实验室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强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建设,以机械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车辆工程与交通国家级虚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为引领,加大对基础实验教学平台投入力度,完善软硬件条件,建设高标准规范化实验室。突出和发挥实验教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支持创新性实验项目和特色教学设备的开发与应用。
扩大实验室开放,促进资源共享。我们要推进实验室向师生全方位开放,满足教师科研和学生实践创新的要求,实验室服务的对象除了本专业的师生外,还要面向其他专业的学生、面向第二课堂、面向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面向社会开放。在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大数据的基础上,打破实验室之间的壁垒和条块分割,优化资源配置,大力推进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建设,实现贵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全部纳入平台管理,使我校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工作再上新台阶,最大限度地发挥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开放平台,做到信息共享,开放服务既具体又能量化评估。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实验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是实验室建设的核心,是建设高水平实验室的根本保证。我们要配合人力资源处,健全“外引、内培、兼职”等多种用人渠道,制定科学的考核制度和激励政策,提高实验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改善实验技术人员结构,提升实验室社会服务能力,加强对实验队伍业务交流和培训,全面提高实验室人员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管理水平,努力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有利于“五有”人才培养、有利于实验室建设与发展、有利于科学研究和学科水平提升的高水平实验队伍。(作者系实验管理中心主任)
卡瑞特工作室
制作
薛博峰
审定
范卫波
王璇
责编
于书卿